國家藥監局及時做出了澄清:國家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至今未收到有關複方丹參滴丸的嚴重不良反應報告, 但大家的“疑心病”卻尚未痊癒。 對此, 專家表示, 目前治療冠心病的常用藥物都是比較安全的, 患者特別需要注意的是, 不同的藥應該選擇不同的時間服用效果才最好。
最怕冷熱刺激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主任魏建英介紹, 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阻塞, 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種心臟病, 實質上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疾病, 與冠狀動脈痙攣一起統稱為冠心病。
心臟血管對氣溫變化非常敏感。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主管藥師萬里燕表示, 冠心病患者在低溫的刺激下, 會出現交感神經興奮, 血壓增高, 心率加快, 心肌耗氧量增加的情況, 為了進行功能補償, 心肌必須加強工作, 這必然會加重心臟的負擔。 另一方面, 寒冷的刺激還可引起血管痙攣性收縮, 增加血液黏滯度。 冠狀動脈發生痙攣收縮, 導致血栓形成, 加重患者病情, 甚至有發生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險。 所以, 無論是在寒冷的冬季還是在溫度變化較大、時冷時熱、時風時雨的春秋季節都是冠心病的高發季節。 此外, 在天氣悶熱, 空氣濕度相當大的夏季也常看到冠心病患者猝死的情況。
因此, 專家特別提醒, 即使在夏季也一定要注意防暑,
西藥治療為主
作為慢性疾病, 冠心病用藥同樣需要患者在醫生的嚴格指導下用藥。
萬里燕指出, 一旦被確診為冠心病, 患者就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啟動藥物治療, 並應堅持長期按時服藥。 據介紹, 冠心病患者常用的藥物主要有硝酸酯類、抗血小板藥物、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調脂藥物等幾大類。
除了上述西藥外, 目前治療冠心病的常用中藥有複方丹參滴丸、冠心蘇和丸、通心絡等。 相較而言, 西藥治療冠心病的效果更為肯定。
對於冠心病患者, 在疾病急性發作時, 還可立即舌下含服起效較快的硝酸甘油或硝酸異山梨酯。 該類藥物由於易產生耐受性, 在應用時一般採用小劑量給藥、間歇給藥、聯合用藥等。
清晨最易發病
冠心病患者除了在藥物選擇方面需嚴格遵守醫生指導, 在服藥時間上也有講究。
萬里燕介紹, 早晨醒來的時候, 是人體縮血管物質如兒茶酚胺釋放的高峰期, 而此時冠狀動脈的張力也最高, 心臟需氧量增加, 冠心病患者往往在這個時候容易發生心肌缺血和室性心律失常, 因此這段時間為冠心病發病的“清晨峰”。 此外, 在上午6時至9時,
因此, 萬里燕建議, 冠心病患者的用藥最好在早上一醒過來就儘早使用硝酸酯類製劑, 如消心痛、單硝酸異山梨酯或硝酸甘油等。 睡前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藥, 如小劑量阿司匹林最為理想, 因在次日上午仍可存在抗凝作用, 這對預防夜間發生腦血栓形成, 清晨發生心肌梗死都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