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打胰島素出現腫塊怎麼辦?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患者經常會遇到注射部位有腫塊、皮膚凹進去等問題, 給患者帶來了困擾。 那麼, 打胰島素出現腫塊怎麼辦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你介紹常見的胰島素注射問題與應對方法, 一起來看看吧。一、打胰島素經常出現的問題與應對方法:
1、打胰島素出現腫塊怎麼辦?
由於胰島素本身是一種生長因數, 長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島素, 而且重複使用變形的針頭, 容易導致該部位皮下脂肪增生而產生硬結和脂肪肉瘤。 皮下硬塊不僅會影響外觀形象,
所以, 注射胰島素時要注意注射部位的輪換和避免重複使用注射針頭。 一般在同一個部位上進行注射大約要在2個星期後。 如果有一腫塊位於腹部某處, 則應在其他部位輪流注射。 如果在腹部上都是腫塊, 則可在大腿、臀部和臂部開始注射胰島素。
通常, 停止在該部位注射胰島素, 已經出現的腫塊就會慢慢消失。 為了避免腫塊的形成, 可以定期用指尖或掌心輕按每一個注射部位, 如感覺有腫塊或表皮凹陷, 應避免再在該部位注射, 直至該現象消失。
2、打胰島素出現脂肪萎縮怎麼辦?
重複注射胰島素會引起注射部位凹入。 這種病情稱之為脂肪萎縮。 經過數年之後,
3、打胰島素出現皮膚淤青怎麼辦?
某些患者朋友在注射胰島素後發現, 注射部位局部皮膚會出現瘀青。 其實這不止會在胰島素注射後出現, 其他藥物注射也可能出現這一現象。 原來, 注射後局部瘀青並不是由藥物或胰島素引起的, 而是與注射時導致的毛細血管損傷有關, 一般這種瘀青很快就能被吸收, 不需要特殊處理。 為了防止局部瘀青, 可以在注射後立即按壓注射部位幾秒鐘。
二、注射胰島素存在的誤區:
1、選擇在疼痛感較輕的部位進行注射
這種方法並不一定錯誤, 但卻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最佳的胰島素注射部位為腹部, 其次是大腿外側那片方形的區域。 患者如果只是以疼痛感作為注射部位選擇的標準, 很容易出現因胰島素吸收過快而導致的低血糖、胰島素吸收障礙而導致血糖控制不理想或是紮傷皮下血管導致出血等情況。
2、在同一部位過於頻繁地注射
這會導致注射部位的皮下脂肪增生, 出現結節和腫塊。 如果此時患者仍在此部位注射, 胰島素會受到結節和腫塊的影響而發生吸收速度的改變, 從而影響血糖的穩定。 注射胰島素時, 應多選取幾個安全的注射點輪換注射,
3、在腹部注射時沒有捏皮
雖然有些患者的腹部脂肪比較肥厚, 但仍不應放棄捏皮的步驟。 不然有可能會造成胰島素被注射進肌肉的危險, 導致胰島素吸收過快而發生低血糖, 這會危及患者的生命。
4、在注射胰島素時過早地鬆開皮褶
這會導致針頭外移, 還沒有被注射入體內的胰島素外溢。 這樣不僅會造成胰島素的浪費, 還會因為藥量的減少而導致血糖波動, 影響血糖的控制。
5、注射時重複使用針頭
針頭的重複使用會造成針尖的磨損, 粗糙的針尖是導致注射疼痛和皮下脂肪結節、增生的重要原因。 並且, 過於頻繁地重複使用針頭還有可能發生斷針的危險, 針頭折在皮膚中,
6、在每次隨訪時都沒有檢查注射部位
可能有的患者認為自己經常輪換注射部位, 就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這是非常錯誤的。 有時, 患者自己難以發現較小的腫塊或結節, 這時就要尋求醫生的專業幫助, 防微杜漸才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看了以上的介紹, 現在你知道了打胰島素出現腫塊怎麼辦了吧。 同時糖尿病人要避免出現上述羅列的注射胰島素存在的誤區。
養生之道網導讀:
糖尿病人心絞痛怎麼辦?糖尿病人心絞痛多是由於心血管病變引起的, 發病比較急, 病人會有刺痛感, 嚴重是呼吸困難。 有心絞痛的糖友要懂得一些應急治療措施。 那麼, 糖尿病人怎麼治療心絞痛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一、藥物治療:
(一)、糖尿病人心絞痛急性病發時的醫治
1、硝酸甘油:為最佳藥品。每次0.3~O.6毫克,舌下含化。
2、硝苯地平(心痛定):每次10毫克,舌下含化。本藥對高血壓、頑強性心力衰竭亦有良好作用,但低血壓者慎用。
3、硝酸異山梨酯(消心痛):每次5~10毫克,舌下含化。
4、硝酸甘油靜滴:經以上醫治後,表現無凸顯改善時,給予硝酸甘油l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50~100毫升中,開端以2.5~10微克/分的速度滴注,遵守屙隋可慢慢增強至20~40微克/分。醫治中密切查看血壓和心率轉變(靜滴葡萄糖液應配適量胰島素)。
(二)、糖尿病性心絞痛緩慢期的醫治方案
1、硝酸甘油:在任何引發心絞痛病發前數分鐘,舌下含0.3~o.6毫克,以防止心絞痛病發。
2、硝苯地平(心痛定):5~10毫克,每日3次,口服。
3、消心痛:5~10毫克,每日3次,口服。
4、硝酸甘油貼膏:貼在心前區,1~2塊,每日l~2次。
5、丹參片:5片,每日3次,口服。
二、中醫辨證治療:
中醫認為多是消渴病久治不愈,內熱傷陰耗氣,氣虛、陰虛、氣陰兩虛、陰陽俱虛基礎上,氣滯痰阻血瘀,心脈痹阻,心神失養,甚或心陽虛衰,水飲內停所致。關於糖尿病合併冠心病心絞痛的調治,可分為以下六證,進行辨證論治。
1、痰濕痹阻胸陽:
心胸憋悶,疼痛徹背,形體肥胖,神疲眠差,口幹不喜飲,舌暗苔白膩,脈弦滑或細滑治當化痰除濕、寬胸開痹。方藥可用栝樓薤白半夏東加味(栝樓15克、薤白9克、枳殼9克、陳皮9克、清半夏9克、雲苓12克、丹參15克、葛根25克、赤白芍各25克、僵蠶12克、甘草6克)。每日1劑,水煎服。中成藥可用二陳丸、速效救心丸等。
2、痰熱痹阻胸陽:
心胸憋悶,胸痛背沉,心煩失眠,或有幹嘔,口中粘膩,神疲多夢,大便幹結,心下按之則痛,舌質暗紅,苔黃膩,脈弦滑或滑數,治當化痰清熱、寬胸開痹。方藥可用小陷胸東加味(栝樓15克、黃連9克、枳殼9克、陳皮9克、清半夏9克、雲苓12克、丹參15克、葛根25克、赤白芍各25克、桑白皮15克、僵蠶12克、甘草6克)。每日1劑,水煎服。中成藥可配合牛黃清心丸、丹參滴丸等。
3、氣滯血瘀:
胸悶胸痛,胸脅脹痛,刺痛,疼痛發作與情緒有關,善太息,或有口苦,情志不舒,月經不調,經有血塊,舌質紫暗,苔白起沫,脈弦沉,治當理氣活血。方藥可用血府逐瘀東加味(柴胡9克、枳殼9克、赤白芍各25克、桃仁12克、紅花9克、當歸12克、川芎12克、赤芍25克、山楂12克、葛根25克、丹參15克、薑黃12克、三七粉3克(分沖)、鬼箭羽15克、桔梗6克、川牛膝12克、甘草6克)。每日1劑,水煎服。中成藥可用血府逐瘀膠囊、顆粒等。
4、氣虛痰阻、氣滯血瘀:
心痛時作,氣短乏力,脘腹痞脹,二便不調,納食不香,舌胖暗淡,苔白膩,脈沉細而滑,或弦滑。治當益氣化痰,順氣活血。方藥可用六君子湯、溫膽湯化裁(黃芪15克、當歸12克、川芎12克、葛根25克、丹參15克、鬼箭羽15克、陳皮9克、清半夏12克、沙參12克、白術12克、茯苓15克、栝樓15克、枳殼9克、蘇梗6克、甘草6克)。每日1劑,水煎服。中成藥可配合補中益氣丸、通心絡、參芍片等。
5、氣陰兩虛,氣滯血瘀:
心痛時作,胸悶氣短,口乾咽燥,疲乏無力,大便偏幹,舌質暗紅或嫩紅有裂,少苔或薄白苔,脈細數或弦細數。治當益氣養陰、理氣活血。方可用生脈散、香蘇散、丹參飲化裁(黃芪15克、沙參15克、玄參25克、知母15克、生地25克、當歸12克、川芎12克、鬼箭羽15克、葛根25克、丹參15克、地骨皮25克、甘菘12克、蘇梗6克、陳皮9克、枳殼9克、香櫞6克、佛手6克)。每日1劑,水煎服。中成藥可配合生脈膠囊、天王補心丹、丹七片等。
三、糖友警惕無痛性心絞痛:
心絞痛發作明明應該有很強烈的疼痛感,為什麼有些糖尿病患者發作時卻沒有感覺呢?很多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的延長,會發生神經病變,感覺神經受到影響,變得不再敏感。就像罹患糖尿病足時,有時足部已經潰爛,而患者卻沒有感覺,並不知曉。
由於感受不到疼痛,很多患者在發生心絞痛時都毫不知情,導致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要想及時發現心絞痛,平時應多留意自身的變化。如有血壓突然下降,臉色蒼白,腹痛,嘔吐,心率失常,胸悶等症狀時,一定要引起重視。
無痛性心絞痛比有疼痛感的心絞痛更為可怕,它會在毫無感覺的情況下危及患者生命。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糖尿病病情,儘量避免發生神經病變。這樣即使發生心絞痛也會立即察覺到,獲得及時救治。對於已經患有神經病變的糖友來說,應定期複查心功能,以便及早發現異常,及早治療。
無痛性心絞痛與一般性心絞痛在治療上沒有什麼區別。在緩解期患者應注意飲食,合理調整作息,堅持運動,但要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
養生之道網導讀:
怎麼治療糖尿病性動脈硬化?糖尿病性動脈硬化具有發病率高,危害大,預後不良的特點。併發了動脈硬化的糖尿病人要積極治療。那麼,糖尿病人怎麼治療動脈硬化呢?看看下面的建議吧。一、藥物治療:
如已患有冠心病等動脈粥樣硬化疾病,應防止病變發展並爭取其逆轉。冠心病病人最常見的日常藥物治療,如阿司匹林、立普妥、波利維等,即是針對動脈硬化採取的抗血小板、調脂治療手段。目前研究表明,老年動脈硬化高危人群,在沒有消化道不適反應的情況下,可以日常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預防性抗凝;同時,他汀類等調脂藥的作用也不僅僅存在於調脂,其對心血管方面的保護調理作用也得到了廣泛證實。
已發生動脈硬化併發症者(即有心臟、腎臟、腦血管等疾病的患者),應及時治療併發症,防止其惡化,延長病人壽命。溶血栓和抗凝藥物對動脈內形成血栓導致管腔狹窄或阻塞者,可用溶解血栓製劑,繼而用抗凝藥。而針對缺血症狀的相應治療,如心絞痛時應用血管擴張劑及β受體阻滯劑等。
但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在服藥控制的過程中,應認真聽取醫生的建議,定期觀察服藥後血生化等指標,防止藥物的毒副作用。
二、手術治療:
包括對狹窄或閉塞的血管,特別是冠狀動脈、腎動脈和四肢動脈施行再通或重建或旁路移植等外科手術,以恢復動脈的供血。用帶球囊的導管進行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將突入動脈管腔的粥樣物質壓向動脈壁而使血管暢通;在此基礎上發展了經皮腔內血管旋切術、旋磨術、鐳射成形術等多種介入治療,將粥樣物質切下、磨碎、氣化吸出而使血管再通。目前應用最多的還是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和支架(STent)包括藥物洗脫支架植入術。
三、中醫藥治療:
中醫藥治療本病有著多靶向,整體調節,副作用小等優勢,通過調節人體陰陽氣血和臟腑功能,中醫藥治療能夠延緩病程進展並改善患者的症狀體征。不同醫家對於本病的病機觀點個有側重,但均認可本病的基本病機在於是臟腑功能虧損,痰瘀互結,虛實夾雜。
治療時根據病情調整臟腑功能,活血化痰,通常能起到良好的療效。現代藥理研究也表明,一些具有活血功和補氣能的藥物能夠起到保護血管內膜,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如丹參,黃芪,女貞子,杜仲等。
四、飲食治療:
控制膳食總熱量,以維持正常體重為度,40歲以上者尤應預防發胖。提倡飲食清淡,多食富含維生素C(如新鮮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類及其製品)的食物。儘量以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為食用油。已確診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者,嚴禁暴飲暴食,以免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合併有高血壓或心力衰竭者,應同時限制食鹽。
推薦4個食療:
1、甜漿粥:
新鮮豆漿500克,粳米50克。將米淘洗乾淨後與豆漿一起煮成粥。每日1~2次。甜漿粥具有健脾補虛作用。適用於年老體弱,營養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對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均有較好的防治作用。2、大蒜粥:
紫皮大蒜30~50克,米100克,將大蒜用水沸煮1分鐘後撈出,再取粳米放人煮蒜的水中煮成米粥,然後再將蒜放入同煮一會兒。每日服用1~2次。具有軟化血管,降血壓,降血脂等功效。3、何首烏粥:
何首烏30~50克,粳米50克,大棗5枚,先將何首烏放入沙鍋內,加適量清水煎取濃汁,去渣後與粳米、大棗同煮成粥即可。每日一次。4、玉米粉粥:
玉米粉、粳米各50克,先將玉米粉加適量清水調勻,待米粥將煮成時加入調和好的玉米粉同煮至稠即可。每日服用1~2次。具有益肺寧心,調中開胃等功效。適用于動脈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病患者。看了以上的建議,現在你知道了怎麼治療糖尿病性動脈硬化了吧。動脈硬化危害大,糖尿病人要謹慎對待哦。
一、藥物治療:
(一)、糖尿病人心絞痛急性病發時的醫治
1、硝酸甘油:為最佳藥品。每次0.3~O.6毫克,舌下含化。
2、硝苯地平(心痛定):每次10毫克,舌下含化。本藥對高血壓、頑強性心力衰竭亦有良好作用,但低血壓者慎用。
3、硝酸異山梨酯(消心痛):每次5~10毫克,舌下含化。
4、硝酸甘油靜滴:經以上醫治後,表現無凸顯改善時,給予硝酸甘油l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50~100毫升中,開端以2.5~10微克/分的速度滴注,遵守屙隋可慢慢增強至20~40微克/分。醫治中密切查看血壓和心率轉變(靜滴葡萄糖液應配適量胰島素)。
(二)、糖尿病性心絞痛緩慢期的醫治方案
1、硝酸甘油:在任何引發心絞痛病發前數分鐘,舌下含0.3~o.6毫克,以防止心絞痛病發。
2、硝苯地平(心痛定):5~10毫克,每日3次,口服。
3、消心痛:5~10毫克,每日3次,口服。
4、硝酸甘油貼膏:貼在心前區,1~2塊,每日l~2次。
5、丹參片:5片,每日3次,口服。
二、中醫辨證治療:
中醫認為多是消渴病久治不愈,內熱傷陰耗氣,氣虛、陰虛、氣陰兩虛、陰陽俱虛基礎上,氣滯痰阻血瘀,心脈痹阻,心神失養,甚或心陽虛衰,水飲內停所致。關於糖尿病合併冠心病心絞痛的調治,可分為以下六證,進行辨證論治。
1、痰濕痹阻胸陽:
心胸憋悶,疼痛徹背,形體肥胖,神疲眠差,口幹不喜飲,舌暗苔白膩,脈弦滑或細滑治當化痰除濕、寬胸開痹。方藥可用栝樓薤白半夏東加味(栝樓15克、薤白9克、枳殼9克、陳皮9克、清半夏9克、雲苓12克、丹參15克、葛根25克、赤白芍各25克、僵蠶12克、甘草6克)。每日1劑,水煎服。中成藥可用二陳丸、速效救心丸等。
2、痰熱痹阻胸陽:
心胸憋悶,胸痛背沉,心煩失眠,或有幹嘔,口中粘膩,神疲多夢,大便幹結,心下按之則痛,舌質暗紅,苔黃膩,脈弦滑或滑數,治當化痰清熱、寬胸開痹。方藥可用小陷胸東加味(栝樓15克、黃連9克、枳殼9克、陳皮9克、清半夏9克、雲苓12克、丹參15克、葛根25克、赤白芍各25克、桑白皮15克、僵蠶12克、甘草6克)。每日1劑,水煎服。中成藥可配合牛黃清心丸、丹參滴丸等。
3、氣滯血瘀:
胸悶胸痛,胸脅脹痛,刺痛,疼痛發作與情緒有關,善太息,或有口苦,情志不舒,月經不調,經有血塊,舌質紫暗,苔白起沫,脈弦沉,治當理氣活血。方藥可用血府逐瘀東加味(柴胡9克、枳殼9克、赤白芍各25克、桃仁12克、紅花9克、當歸12克、川芎12克、赤芍25克、山楂12克、葛根25克、丹參15克、薑黃12克、三七粉3克(分沖)、鬼箭羽15克、桔梗6克、川牛膝12克、甘草6克)。每日1劑,水煎服。中成藥可用血府逐瘀膠囊、顆粒等。
4、氣虛痰阻、氣滯血瘀:
心痛時作,氣短乏力,脘腹痞脹,二便不調,納食不香,舌胖暗淡,苔白膩,脈沉細而滑,或弦滑。治當益氣化痰,順氣活血。方藥可用六君子湯、溫膽湯化裁(黃芪15克、當歸12克、川芎12克、葛根25克、丹參15克、鬼箭羽15克、陳皮9克、清半夏12克、沙參12克、白術12克、茯苓15克、栝樓15克、枳殼9克、蘇梗6克、甘草6克)。每日1劑,水煎服。中成藥可配合補中益氣丸、通心絡、參芍片等。
5、氣陰兩虛,氣滯血瘀:
心痛時作,胸悶氣短,口乾咽燥,疲乏無力,大便偏幹,舌質暗紅或嫩紅有裂,少苔或薄白苔,脈細數或弦細數。治當益氣養陰、理氣活血。方可用生脈散、香蘇散、丹參飲化裁(黃芪15克、沙參15克、玄參25克、知母15克、生地25克、當歸12克、川芎12克、鬼箭羽15克、葛根25克、丹參15克、地骨皮25克、甘菘12克、蘇梗6克、陳皮9克、枳殼9克、香櫞6克、佛手6克)。每日1劑,水煎服。中成藥可配合生脈膠囊、天王補心丹、丹七片等。
三、糖友警惕無痛性心絞痛:
心絞痛發作明明應該有很強烈的疼痛感,為什麼有些糖尿病患者發作時卻沒有感覺呢?很多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的延長,會發生神經病變,感覺神經受到影響,變得不再敏感。就像罹患糖尿病足時,有時足部已經潰爛,而患者卻沒有感覺,並不知曉。
由於感受不到疼痛,很多患者在發生心絞痛時都毫不知情,導致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要想及時發現心絞痛,平時應多留意自身的變化。如有血壓突然下降,臉色蒼白,腹痛,嘔吐,心率失常,胸悶等症狀時,一定要引起重視。
無痛性心絞痛比有疼痛感的心絞痛更為可怕,它會在毫無感覺的情況下危及患者生命。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糖尿病病情,儘量避免發生神經病變。這樣即使發生心絞痛也會立即察覺到,獲得及時救治。對於已經患有神經病變的糖友來說,應定期複查心功能,以便及早發現異常,及早治療。
無痛性心絞痛與一般性心絞痛在治療上沒有什麼區別。在緩解期患者應注意飲食,合理調整作息,堅持運動,但要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
養生之道網導讀:
怎麼治療糖尿病性動脈硬化?糖尿病性動脈硬化具有發病率高,危害大,預後不良的特點。併發了動脈硬化的糖尿病人要積極治療。那麼,糖尿病人怎麼治療動脈硬化呢?看看下面的建議吧。一、藥物治療:
如已患有冠心病等動脈粥樣硬化疾病,應防止病變發展並爭取其逆轉。冠心病病人最常見的日常藥物治療,如阿司匹林、立普妥、波利維等,即是針對動脈硬化採取的抗血小板、調脂治療手段。目前研究表明,老年動脈硬化高危人群,在沒有消化道不適反應的情況下,可以日常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預防性抗凝;同時,他汀類等調脂藥的作用也不僅僅存在於調脂,其對心血管方面的保護調理作用也得到了廣泛證實。
已發生動脈硬化併發症者(即有心臟、腎臟、腦血管等疾病的患者),應及時治療併發症,防止其惡化,延長病人壽命。溶血栓和抗凝藥物對動脈內形成血栓導致管腔狹窄或阻塞者,可用溶解血栓製劑,繼而用抗凝藥。而針對缺血症狀的相應治療,如心絞痛時應用血管擴張劑及β受體阻滯劑等。
但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在服藥控制的過程中,應認真聽取醫生的建議,定期觀察服藥後血生化等指標,防止藥物的毒副作用。
二、手術治療:
包括對狹窄或閉塞的血管,特別是冠狀動脈、腎動脈和四肢動脈施行再通或重建或旁路移植等外科手術,以恢復動脈的供血。用帶球囊的導管進行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將突入動脈管腔的粥樣物質壓向動脈壁而使血管暢通;在此基礎上發展了經皮腔內血管旋切術、旋磨術、鐳射成形術等多種介入治療,將粥樣物質切下、磨碎、氣化吸出而使血管再通。目前應用最多的還是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和支架(STent)包括藥物洗脫支架植入術。
三、中醫藥治療:
中醫藥治療本病有著多靶向,整體調節,副作用小等優勢,通過調節人體陰陽氣血和臟腑功能,中醫藥治療能夠延緩病程進展並改善患者的症狀體征。不同醫家對於本病的病機觀點個有側重,但均認可本病的基本病機在於是臟腑功能虧損,痰瘀互結,虛實夾雜。
治療時根據病情調整臟腑功能,活血化痰,通常能起到良好的療效。現代藥理研究也表明,一些具有活血功和補氣能的藥物能夠起到保護血管內膜,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如丹參,黃芪,女貞子,杜仲等。
四、飲食治療:
控制膳食總熱量,以維持正常體重為度,40歲以上者尤應預防發胖。提倡飲食清淡,多食富含維生素C(如新鮮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類及其製品)的食物。儘量以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為食用油。已確診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者,嚴禁暴飲暴食,以免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合併有高血壓或心力衰竭者,應同時限制食鹽。
推薦4個食療:
1、甜漿粥:
新鮮豆漿500克,粳米50克。將米淘洗乾淨後與豆漿一起煮成粥。每日1~2次。甜漿粥具有健脾補虛作用。適用於年老體弱,營養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對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均有較好的防治作用。2、大蒜粥:
紫皮大蒜30~50克,米100克,將大蒜用水沸煮1分鐘後撈出,再取粳米放人煮蒜的水中煮成米粥,然後再將蒜放入同煮一會兒。每日服用1~2次。具有軟化血管,降血壓,降血脂等功效。3、何首烏粥:
何首烏30~50克,粳米50克,大棗5枚,先將何首烏放入沙鍋內,加適量清水煎取濃汁,去渣後與粳米、大棗同煮成粥即可。每日一次。4、玉米粉粥:
玉米粉、粳米各50克,先將玉米粉加適量清水調勻,待米粥將煮成時加入調和好的玉米粉同煮至稠即可。每日服用1~2次。具有益肺寧心,調中開胃等功效。適用于動脈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病患者。看了以上的建議,現在你知道了怎麼治療糖尿病性動脈硬化了吧。動脈硬化危害大,糖尿病人要謹慎對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