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骨折是指髖關節囊外股骨粗隆區域的骨折。 包括粗隆間骨折、經粗隆骨折和粗隆下骨折。
股骨粗隆部骨折的臨床分型方法很多, 目前臨床上主要從治療和判斷預後的角度, 將其分為穩定型和非穩定型兩類, 判斷穩定型和非穩定型的標準大致有三方面因素:骨折線的走向、股骨距的完整性和原始X線片上有無髖內翻畸形。
穩定型骨折:即骨折線走向從大粗隆斜向內下方至小粗隆, 股骨距較完整或折斷後無明顯移停業整頓, 無原始髖內翻畸形, 屬穩定型骨折。
非穩定型骨折:即骨折線自粗隆下斜向內上方至小粗隆部,
股骨粗隆部骨折多見於老年人, 其臨床表現與股骨頸囊內骨折相似, 但由於骨折在關節囊外, 因而其局部腫脹及壓痛更明顯, 傷後數小時即可於髖外側出現皮下瘀血血斑, 而股骨頸骨折系在關節囊內, 則無此體征。 另外, 患肢的外旋和短縮畸形也常較明顯。 最後明確診斷需要依靠X線攝片檢查。
與股骨頸囊內骨折相反, 股骨粗隆骨折的不癒合發生率極低。 其後期主要的併發症是髖內翻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