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脾氣虛弱如何食補 推薦4款食療方

脾氣虛弱如何食補

附片狗肉湯

組成:附片, 狗肉, 鹽適量。

方法:將附片放入上灌中先煎2小時, 然後加進狗肉, 煮熟放鹽食。

功效:回陽補火, 溫中止痛, 散寒燥濕之功, 煮時用開水, 嚴禁冷水, 否則會中毒。 睡前服, 服後不能吹著冷風和接觸冷水。

山藥苡仁粥

組成:山藥粉60克, 薏苡仁30克。

方法:先將薏苡仁洗淨水煮, 將熟時, 調入山藥粉, 用文火繼續煮至粥熟。 早晚溫服。

功效:健脾益氣, 滲濕止瀉。 適用於脾氣虛弱、食少便溏, 或脾虛不運、濕濁下注之婦女帶下等證。

參苓粥

組成:人參(或黨參), 白茯苓, 生薑, 粳米。

方法:先將人參(或黨參)、生薑切為薄片,

把茯苓搗碎, 浸泡半小時, 煎取藥汁, 後再煎取汁, 將一、二煎藥汁合併, 分早晚兩次同粳米煮粥服食。

功效:益氣補虛, 健脾養胃。 適用於氣虛體弱, 脾胃不足, 倦怠無力, 面色蒼白, 飲食減少, 食欲不振, 反胃嘔吐, 大便稀薄等症。

綠豆糯米豬腸

組成:綠豆60g, 糯米30g, 豬大腸300g。

方法:先將豬大腸徹底清洗淨, 綠豆、糯米用水浸泡半小時, 然後把綠豆、糯米放人豬大腸內並加水適量, 腸兩端用線紮緊, 放沙鍋內加水煮2小時左右即可。 隔日服1次, 連服7~8日為1療程。

功效:補中益氣, 清熱解毒, 通便止痢。 適用於濕熱下痢, 便血, 痔瘡初起, 脫肛等症。

這些食物脾氣虛的人千萬別吃

枸杞子

性平, 味甘。 但古代醫家也有認為, 枸杞性寒。 如《別錄》中說它“微寒”。

《食療本草》認為“寒, 無毒”。 《本草求真》中還說:“枸杞, 甘寒性潤。 ”正因如此, 對平素脾胃虛弱, 或素有脾胃虛寒便溏者, 皆當忌之, 正如《本草經疏》中告誡:“脾胃薄弱, 時時泄瀉者勿入。

山楂

又叫棠株、山裡紅。 能開胃消食, 但有損害脾胃之弊。 如《本草綱目》中曾說:“凡脾弱, 食物不克化, 胸腹酸刺脹悶者, 於每食後嚼二三枚絕佳, 但不可多食, 恐反克伐也。 ”《本草經疏》中也指出:“脾胃虛, 兼有積滯者, 當與補藥同施, 亦不宜過用。 ”元•朱丹溪還認為:“山楂, 若胃中無食積, 脾虛不能運化, 不思食者, 多服之, 反克伐脾胃生髮之氣也。 ”因此, 脾虛之人勿食之, 更忌多食常食之。

甲魚

有涼血滋陰作用, 屬於清補食品, 滋膩之物, 多食久食則有礙脾之運化功能, 引起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 尤其是脾胃素虛之人, 應當忌食之, 正如《本草從新》中所告誡:“脾虛者大忌。 ”

牡蠣肉

性質微寒, 味甘鹹, 雖有滋陰養血作用, 但多食久食則導致脾胃虛寒, 加重消化系統慢性疾病的病情, 凡因脾虛所致的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症、慢性腹瀉者均忌多食。 清•黃宮繡還說:“脾虛精滑者忌。 ”

文中小編為大家介紹了4款適合脾氣虛弱人群吃的藥膳, 如果你有脾氣虛弱的症狀, 那麼就趕緊在家自己補起來, 而後再配合一些藥物治療, 相信可以更好更快的調理氣虛體質。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