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或“腰背肌筋膜炎”等, 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等軟組織慢性損傷, 腰肌勞損在慢性腰痛中, 本病占的比例最大, 多由急性腰扭傷後失治、誤治, 反復多次損傷;或由於勞動中長期維持某種不平衡體位, 如長期從事彎腰工作;或由於習慣性姿勢不良等引起, 那麼腰肌勞損的鑒別診斷有哪些呢?
一、腰肌勞損的檢查診斷:
1、X線檢查:多無異常, 少數和可有骨質增生或脊柱畸形。 可以排除一些較為嚴重的疾病, 比如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腫瘤、腰椎結核等, 但有時候需要CT、MRI方可進一步確診。
2、年老或骨質疏鬆患者檢查, 可選擇ECT檢查、骨密度檢查。
二、腰肌勞損的診斷要點:
腰肌勞損患者多有腰部過勞或不同程度的外傷史。 腰部酸痛, 時輕時重, 反復發作, 勞累時加重, 休息後減輕。 彎腰工作困難, 彎腰稍久則疼痛加重, 常喜用雙手捶腰, 以減輕疼痛。 檢查腰部外形多無異常, 俯仰活動多無障礙。 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並有壓痛, 壓痛部位多在骶棘肌處、骶骨後面骶棘肌止點處, 或髂骨脊後部、腰椎橫突部。 X線照片多無異常所見, 少數患者可有骨質增生或脊柱畸形。
三、腰肌勞損的鑒別診斷:
由於腰肌勞損較容易與以下幾種疾病混淆, 應該仔細分別, 同時還應該去正規醫院檢查, 進行正規治療, 不要延誤病情。
增生性脊柱炎:腰痛主要表現為休息痛, 即夜間、清晨腰痛明顯, 而起床活動後腰痛減輕。 脊柱可有叩擊痛。 X線檢查可幫助診斷
陳舊性腰椎骨折:有外傷史, 不同程度的腰部功能障礙。 X線檢查可發現椎體壓縮或附近骨折。
腰椎結核:有低熱、盜汗、消瘦等全身症狀。 血沉加快, X線檢查可發現腰椎骨質破壞或椎旁膿腫。
腰椎間盤突出症:有典型的腰腿痛伴下肢放射痛, 腰部活動受限, 脊柱側彎, 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挺腹試驗陽性、腱反射異常和皮膚感覺障礙等神經根受壓表現。 可做腰椎CT或MRI檢查幫助診斷。
腰骶椎先天性畸形者, 使腰骶部兩側活動不一致, 更易導致腰骰部軟組織的疲勞而引起腰痛。 患者有長期腰痛史, 反復發作。 腰骶部一側或兩側酸痛不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