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是指沿著坐骨神經的通路及其分佈區域的疼痛, 主要以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和足外側疼痛為主。 中醫學認為, 坐骨神經痛的發生, 以肝腎不足、氣血兩虛為其發病的內在因素, 而以風寒濕等邪氣入侵為外在因素。 在治療上, 可以採用祛邪鎮痛的方法, 選用相應的食療藥膳。
濕邪重濁以肢體疼痛, 伴有身體沉重、麻木, 頭目眩暈, 咳嗽痰多, 噁心, 心悸, 胃口不開, 舌苔白膩等表現時, 應以除濕通絡為主。 選用薏苡仁米酒, 做法是, 取生薏苡仁 100 克, 糯米 500克, 酒麴適量。 將薏苡仁洗淨, 加水煮至米爛湯稠,
肝腎不足 以肢體疼痛, 伴有勞累之後加重, 休息後減輕的特點, 另外還有腰酸乏力, 面色蒼白, 氣短, 自汗, 舌質淡等症狀。 治療應該以補益肝腎、養血通絡為主, 選用豬肉鱔魚羹。 取杜仲 15 克, 黃鱔 250 克, 豬肉 100 克, 以及蔥、薑、料酒、醋、胡椒粉、香菜等調料各適量。
做法是:先將杜仲用水煎煮之後去渣取汁, 留藥汁備用。 將黃鱔去肚腸洗淨切段, 豬肉剁碎。 炒鍋燒熱倒油, 放入蔥、薑煸香, 放人豬肉, 炒至變色, 再放入料酒和杜仲藥汁, 以及鱔魚段, 燒沸後改用小火燉煮, 至鱔魚肉酥爛即可, 最後加入醋和胡椒粉起鍋盛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