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組織損傷的臨床表現為疼痛, 腫脹, 畸形, 功能障礙。 多因急性外傷或慢性勞損等因素造成, 其危害非常大, 大家需引起重視。 軟組織損傷不會影響人壽命, 那麼, 軟組織損傷有什麼危害呢?
一、引起軟組織壓痛:急性損傷或新傷造成的疼痛多為劇痛、銳痛、刺痛、痛有定處, 比較集中, 壓之明顯, 慢性損傷造成的疼痛, 發病慢, 疼痛多為鈍痛、脹痛、酸痛、疼痛面積廣泛或痛無定處, 壓痛不甚明顯, 神經性損傷多為灼熱痛、放射痛、麻痛, 壓之沿神經走行放射, 化膿性炎症多為跳痛、燒灼痛, 壓痛明顯, 位置表淺已成熟者,
若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或軟骨損傷, 壓痛多與損傷部位一致, 而筋膜、骨膜等軟組織損傷疼痛則由傷處向鄰近蔓延, 神經損傷疼痛則有傷處向遠端沿神經走形方向串痛或放射痛。 若屬於慢性勞損, 疼痛往往在夜間或勞累後加重, 且與天氣變化有明顯關係, 即遇風寒濕邪時表現出沉痛、困痛、癢痛, 故多在春秋發作, 寒冷季節加劇。
二、韌帶鬆弛是常見的軟組織損傷的危害。 韌帶部分或全部斷裂後, 關節失去了正常的約束, 穩定性差, 常易致扭傷和關節過度運動, 常久後可形成損傷性關節炎。 關節周圍骨化。 不論是反復輕度的扭傷的, 或嚴重扭傷, 均可能引起關節周圍不同程度的骨化。
三、血管舒縮功能紊亂。
四、損傷性關節炎。 損傷性關節炎常常發生在下肢關節, 可分為三種不同程度。 關節鬆弛, 關節力量軟弱, 關節穩定性差。 關節周圍腫脹勞累後加重, 休息後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