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專家解析:直腸指診細胞學

1、直腸指診細胞學檢查的理論根據

直腸癌在癌腫的生長發展過程中, 癌腫表面糜爛、潰瘍或感染, 進而出現組織壞死及組織脫落。 直腸指診時分泌物塗片, 一般均可查到癌細胞。

2、直腸指診細胞學適用于各段直腸癌

手指能觸及到的中、低位直腸癌, 可在病變處直接摩擦取得分泌物, 診斷符合率可達90%以上。 即便是高位直腸癌, 檢查指套不能直接觸及病變, 陽性結果也在80%以上。 據此, 我們認為低、中、高位直腸癌均可通過細胞學得到確診。

3、直腸指診細胞學檢查是診斷直腸癌的可靠依據

脫落細胞學檢查早已廣泛應用於臨床,

是許多器官腫瘤的主要診斷依據。 目前直腸癌靠直腸鏡活檢確診, 操作複雜費時費力, 給患者帶來痛苦。 簡便易行的直腸指診細胞學檢查診斷符合率達90%, 因此直腸癌完全可以靠直腸指診細胞學得以確診。

4、直腸指診細胞學的取材及特點

常規直腸指診時, 將檢查指套所帶的分泌物立刻塗2~3張玻璃片, 以酒精固定、染色。 塗片時應一擦而過, 使玻璃片上覆以雲霧狀物即可, 切忌塗之過濃和反復塗抹, 以免影響視野和導致細胞破壞, 取材不理想時, 將檢查指套以紗布包裹, 在病變處摩擦獲得的分泌物效果更佳。 鏡下見癌細胞團呈不典型腺泡狀, 大小不均, 胞漿嗜堿, 分界不清, 裸核, 核染色質結構欠清。

5、完善直腸指診

傳統的直腸指診應輔以細胞學檢查, 使“一指之勞”錦上添花。 據不完全統計, 每例直腸癌病人自就診到治療, 一般要經2~3人次的直腸指診, 假若每次直腸診均行細胞學檢查, 可能極大提高直腸癌的診斷率, 有利於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醫院如能列為常規, 對降低直腸癌的誤診率, 縮短誤診時間和提高5年生存率會有積極的作用。 另外, 通過細胞學檢查還可追蹤觀察直腸息肉是否有惡變之可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