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的小寶寶是否總是日夜顛倒, 讓身為照顧者的您深感吃不消, 甚至成了熊貓一族?其實, 只要善用一些調整睡眠的技巧, 不僅有助於寶寶培養規律睡眠, 也可以讓您有個香甜的美夢。
俗話說「一暝大一吋」, 可見睡眠對寶寶來說很重要, 有助於維持身體的正常功能。 不過, 寶寶在1歲前, 除了喝奶, 大多數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 如果出現夜晚哭鬧不休, 無法安穩入睡的情形, 對爸媽來說就有如夢魘一場。
其實, 睡眠是一種單純又簡單的生理現象, 爸媽應該先瞭解寶寶的睡眠特徵, 並掌握可幫助寶寶安眠的原則,
寶寶的睡眠需求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獨特的生理時鐘,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一般兒科醫師暨醫學教育研究部副主任蔡淳娟表示, 一般新生兒每天的睡眠時間約16~18個小時, 也就是成人的2倍多, 而隨著年齡增長, 每天睡眠時間會自然減少, 3個月大約15個小時、6個月大約14個小時、1歲大約13個小時。 由於寶寶的睡眠週期迴圈相當頻繁, 所以睡眠時間在1天中被分成很多段, 且淺睡和深睡會交替進行。
建立白天與夜晚的觀念
胎兒在媽媽子宮內並沒有晝夜之分, 可是當寶寶出生之後, 就必須面臨白天與夜晚的分別。 如果寶寶在母體內的作息習慣是在晚上活動, 出生後自然也會延續這種作息習慣,
蔡淳娟主任表示, 協助寶寶建立白天與夜晚的觀念需要花一些時間, 所以最好從小開始, 建議爸媽在白天儘量讓家中保持明亮, 並提供音樂、廣播等聲音;到了晚上不妨只開小燈, 且儘量保持周遭環境的安靜, 讓寶寶產生夜晚的認知, 養成在夜晚就要睡覺的習慣, 這樣即可逐漸將寶寶的生理時鐘調回正常。
哭鬧難眠的常見原因
造成寶寶夜晚哭鬧難眠的原因很多, 最常見的是肚子餓和尿布濕, 但其中也有可能是身體不適的表現, 因此, 當寶寶哭鬧不睡覺時, 爸媽要先找出原因, 才能做出最妥當的處理。
${FDPageBreak}
生理及心理因素
1、肚子餓
寶寶的胃容量小, 進食次數比較頻繁,
2、尿布濕
尿液跟糞便中含有尿素及尿酸等刺激性物質, 容易造成寶寶小屁屁不適, 所以若半夜尿布濕了, 寶寶也會哭鬧不安。
3、缺乏安全感
有時候當寶寶看不到爸媽、突然被聲音驚嚇、感到寂寞而需要爸媽的關愛時, 也會以哭鬧的方式來表達, 希望引起爸媽的注意。
4、白天已經睡飽
有些寶寶白天睡得十分香甜, 到了夜晚自然沒辦法入眠, 雖然多數寶寶在吃飽、睡飽的狀態下, 可以自得其樂地自己玩, 但仍有部分的寶寶會覺得無聊, 希望爸媽陪伴, 所以就會哭鬧不止。
身體不適或疾病因素
1、腸絞痛
腸絞痛的寶寶因為腹痛難耐,
2、脹氣
寶寶脹氣的常見原因, 包括了奶嘴孔的大小不合適、餵奶技巧不佳、拍打嗝的方式不對……。 若寶寶出現脹氣的情形, 會因為肚子不舒服而不斷哭鬧, 此時建議爸媽可用手掌輕輕按摩寶寶的腹部, 舒緩寶寶因脹氣所帶來的不適, 如果情況無法改善, 也可以請小兒科醫師開立藥物, 幫助消除寶寶的脹氣。
3、皮膚不適
寶寶的皮膚非常細嫩, 如果有被蚊蟲、昆蟲叮咬的傷口,
4、胃腸道疾病
若寶寶排便狀況不佳, 或是好幾天沒有排便, 都容易造成腹部不適的情形;甚至有時候因為腸胃發炎或消化不良, 也會讓寶寶難以入睡。
5、感染性疾病
寶寶如果有發燒的現象, 則可能是新生兒感染的問題, 一般來說, 比較常見的感染器官為呼吸道、腸胃道、泌尿道、腦神經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