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兒童>正文

別讓孩子因為維生素而受傷

現代家庭餐桌上的品種越來越豐富。 一方面, 孩子吃得越來越好, 小胖墩越來越多;另一方面, 孩子患缺鐵性貧血、維生素缺乏等營養性疾病卻有增無減。 這是為什麼呢?


“食不厭精, ”營養大減

王琳的小幹金滿一百天在即, 我們這幫昔日的朋友約好一起去看她。 剛一進門, 就看見王琳正急得團團轉:“你們瞧, 最近寶寶整天哭鬧個不停, 晚上也不安寧, 還總是嘔奶, 小肚子脹脹的。 ”有經驗的李大姐雙手接過寶寶, 抱在懷裡仔細打量了一下:“不對呀。 這孩子怎麼手腳軟軟的, 脈搏跳得這麼快!”王琳帶寶寶去醫院。

經兒科教授檢查, 排除了器質性疾病, 最後診斷為維生素B1缺乏症。

醫生點評:維生素B1對維持神經、消化和心臟的正常功能意義重大。 維生素B1缺乏的嬰幼兒會啼哭不止, 心跳加快, 嚴重者還會心臟增大。

支招:現代人長期食用研磨過細的精細白米, 而維生素B1有80%藏身于米皮、米胚中。 因此, 對於孕婦乳母和處於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 應在膳食中適當加入穀類、麥片、小米粥、薯類等粗糧。

嬰兒最好選擇母乳餵養, 而母親也應注意多攝入富含維生素B1的粗雜糧, 以保乳汁的營養。 4~6月齡的嬰兒應開始添加輔食, 如強化維生素B1的米粉、配方奶粉、蛋黃、肝泥、肉末、果泥、菜泥等。

烹飪不當, 維生素“受傷”

最近幾個月來, 阿芳的女兒雯雯總是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

小臉蛋也不像以前那樣紅潤有光澤了, 顯得有些蒼白, 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 嘴角還總發炎。 阿芳給她吃了幾天清火的藥, 還是不見效。

來到醫院, 醫生讓雯雯張開嘴、伸出舌頭, 雯雯的舌苔光溜溜的舌質紅通通;躺到檢查床上, 撩起衣服, 小肚子脹鼓鼓的;醫生又往雯雯腳背上按一按, 立即出現一個小窩窩。 醫生開了化驗單讓雯雯抽血化驗。 檢查結果出來證實雯雯患了葉酸缺乏性貧血。

醫生點評:葉酸缺乏性貧血在小兒貧血患者中也相當常見, 屬於營養不良性貧血的一種。 有的孩子還會出現便秘、腹瀉、肚脹, 有的經常口角、舌頭發炎, 有的精神不集中、健忘、容易發脾氣, 還有的出現腳腫、眼腫。

支招:現代家庭一些不當的烹飪加工方式,

是導致葉酸缺乏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葉酸是B族維生素中的一種, 很不穩定, 光照或加熱煮沸就會被破壞。 對於綠葉菜, 應該用熱鍋快炒, 不要水煮, 而且應隨切隨炒, 隨炒隨吃。 菜切碎後也不要放太長時間。 洗菜也不應浸泡時間過長, 如果怕有殘留農藥, 可以用水多次沖洗。

挑肥揀瘦, 不知不覺中缺鐵

吳萍的小鄰居菲菲的指甲又薄又脆, 有幾隻還出現了細細的裂紋, 每個指甲扁扁平平, 略彎地向上翹起。 憑著多年從事血液專業的經驗, 吳萍直覺菲菲缺鐵了。 和菲菲的媽媽一聊, 她大吃一驚:“怎麼可能?我們菲菲白白胖胖的。 ”嘴裡說著, 但還是依吳萍的建議帶孩子去醫院抽血檢查。 結果證實菲菲有輕微的缺鐵性貧血。

醫生點評: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大為改善, 但缺鐵性貧血的患者仍大有人在, 女性和兒童患者尤其多見。 以下情況極易造成缺鐵乃至貧血:攝入鐵不足或偏食;生長發育快, 各種營養素包括鐵的需求量增大, 而又未及時補充富含鐵的食物;長期餵奶, 未及時添加輔食;有導致吸收不良的胃腸道疾病等。

支招:含鐵量豐富的食品有動物血、動物肝臟、海帶、紫菜、木耳、香菇等, 其次為豆類、肉類、穀物, 而乳製品、蔬菜、水果的含鐵量很低, 油脂中不含鐵。 鐵吸收程度還與食物種類有關, 肉類鐵的吸收率高於植物, 人奶內鐵質比牛奶內鐵質易吸收, 茶葉的鞣酸與鐵形成難溶性複合物, 影響吸收。

另外, 別小看了鐵鍋,

用鐵鍋炒菜時, 可有無機鐵滲入, 增加膳食中鐵含量。

由此可見, 吃得好並不等於營養就好, 平衡膳食才是關鍵。 希望父母們能走出誤區, 不要讓孩子表面上長得白白胖胖, 實際上卻營養不良。

總結:別忽視了孩子成長中, 所必須的微量元素, 不要以孩子的體重來評判孩子是否缺乏營養為標準。 孩子缺乏營養缺的可能是多方面的, 但是千萬別忽視了微量元素的補充。 (文章原載于《健康文摘》, 作者:陳晨晨, 刊期:2012.08, 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 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 請儘快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