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膿腫也是牙周炎的一種表現。
牙周炎是一種由於細菌侵犯牙齦和牙周組織而引起的慢性炎症, 是一種破壞性疾病, 其主要特徵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 牙槽骨吸收和牙齒逐漸鬆動, 它是導致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 多因菌斑, 牙石, 食物嵌塞, 不良修復體, 咬創傷等引起, 牙齦發炎腫脹, 同時使菌斑堆積加重, 並由齦上向齦下擴延。 由於齦下微生態環境的特點, 齦下菌斑中滋生著大量毒力較大的牙周致病菌, 如牙齦類桿菌, 中間類桿菌, 螺旋體等, 使牙齦的炎症加重並擴延, 導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
牙周炎主要表現為牙齦紅腫、出血, 不僅在刷牙時出血, 嚴重時在說話或咬硬物時也會出血, 牙齦顏色暗紅, 由於發病伴隨水腫, 局部顯得比較光亮。 此外, 還會有牙周袋形成, 正常情況下, 牙齦附著在牙齒上的齦溝僅深0~2毫米, 超過兩毫米則為牙周袋。
牙周袋的形成, 說明炎症已從牙齦發展到牙周支援組織, 使較深層的牙周組織感染, 形成慢性破壞, 膿性分泌物將從牙周袋溢出。
早期的牙周炎牙齒不鬆動, 只有在慢性破壞性炎症發展到一定的程度, 牙周組織支援力量大為減弱時, 才可以導致牙齒鬆動。
牙周炎的根源在於牙齦萎縮, 最新研究發現, 牙齦萎縮是由於人成年後, 某種大腦激素分泌水準逐漸消失導致消化系統無法吸收牙齦最需要的維生素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