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退行性疾病, 影響患者走路、上下樓以及其他日常生活, 往往是由於關節面軟骨破壞損耗所致, 那麼膝關節炎要手術嗎?由於關節軟骨不可再生, 目前關節置換手術是一種主流的治療手段, 但是在考慮手術治療之前其實還有很多治療方法可以嘗試, 下面我們一一介紹, 並幫助大家判斷哪種治療方式最好。
手術治療
關節鏡微創手術關節鏡手術可以對受累關節進行清洗, 修復損傷的關節面, 切除因軟骨碎屑刺激增生的滑膜組織及骨贅, 治療骨性關節炎軟骨表面退化區域,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所謂人工關節手術是通過金屬和高分子材料來置換已徹底惡化了的關節。 主要是用於關節的表面。 該方法的主要對象是:在末期不僅是軟骨, 甚至骨頭也被磨損的患者;或者是末期的60歲以上的患者。 手術的方法是:將關節內已被磨損了的上下骨的表面削去10mm左右的厚度。
哪些情況禁忌做膝關節置換手術
(1)膝關節周圍肌肉癱瘓;
(2)膝關節已長時間融合於功能位, 沒有疼痛和畸形等症狀。 根據經驗, 嚴重屈膝攣縮畸形(大於60度)、嚴重骨質疏鬆、關節不穩、嚴重肌力減退、纖維性或骨性融合並不是手術絕對禁忌症。
術後什麼時候複查?
出院3個月後要到醫院複查, 拍攝X片, 瞭解關節假體的位置及穩定性是否良好。 術後半年再複查一次, 以後每半年都要進行拍片檢查。 如果不適, 例如出現關節紅腫、疼痛或活動不便以及髖關節因意外情況受傷, 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膝關節置換術後如何康復?
康復鍛煉對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取得成功至關重要。 手術後即可進行患肢肌肉的等長收縮鍛煉。 術後2-3天拔除引流管, 拍片, 如果關節位置及固定良好, 即可在醫生及康復師的指導下開始進行康復鍛煉, 包括直腿抬高鍛煉股四頭肌和行走訓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