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顏色與腎有關, 另外, 頭髮顏色還反映身體疾病隱患。 下面教您通過觀察頭髮的顏色自測疾病隱患, 以便及時採取措施。
1、灰白發
正常情況下, 40歲後都會長白髮, 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 腎的精氣逐漸衰減、肝血不足, 不能榮養頭髮, 就會出現白髮。 這屬自然現象, 也不需治療。
如果突然一段時間內頭髮變白, 多是由於體內的氣機紊亂造成的, 這時針對病因採取治療, 往往白髮能重新變黑。
青壯年甚至少年長白髮俗稱“少白頭”, 後天性少白頭引起的原因很多:營養不良, 如缺乏蛋白質、維生素等, 以及焦慮緊張的情緒都會使頭髮變白。
2、枯黃發
甲狀腺功能低下;高度營養不良;重度缺鐵性貧血和大病初愈等, 導致機體內黑色素減少, 使烏黑頭髮的基本物質缺乏, 黑髮逐漸變為黃褐色或淡黃色。
另外, 患某種疾病也會導致頭髮顏色變成枯黃色。 如患系統性硬皮病, 系統性紅斑狼瘡時頭髮不僅會變黃, 還會大量脫落。
小兒頭髮稀疏萎黃多由於發育先天不足, 還可伴有坐、站、行、說話、牙齒等“五遲”現象。 少女頭髮黃則可能由於缺鈣。
青春期缺鈣主要表現為夜間盜汗, 也就是睡覺時出汗;頭髮少, 無光澤, 呈焦黃狀;晚上睡覺時小腿肚子(腓腸肌)抽筋。
另外, 經常燙髮、用堿水或洗衣粉洗髮,
3、頭髮的脫落
斑禿和頭髮稀疏的問題, 主要反應的是腎氣不足、腎虛的問題, 中醫的腎指的是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 發為腎之華, 是腎的外在表現。
一頭烏黑有光澤的頭髮, 說明腎氣很足, 腎又為先天之本, 可以溫煦其他臟腑經絡, 所以小孩子的頭髮很好, 沒有看到頭皮屑的問題。
再者反映出其他的臟腑:比如脾虛的問題, 脾在中醫學講究的是運化精微營養物質, 是滋潤頭髮的最重要臟器, 也為後天之本, 發生脾虛, 頭髮枯黃, 沒有光澤, 易斷裂, 掉發。 於是後天的營養攝取就顯得格為重要了, 從飲食多補充營養可有效治療這一症狀!
還有反映出肝臟的問題, 肝在中醫講是藏血的, 血載營養物質的, 頭皮的血液迴圈不夠的話,
4、頭髮不生長
可能存在食物過敏。 這種情況也許是食物過敏的症狀, 食物過敏可能縮短頭髮的生長週期, 使得頭髮提前就停止生長了。 最常見的過敏是對乳製品的過敏, 為此有必要進行過敏測試。 如果不經常冼頭髮, 油脂產生的結垢也會影響頭髮的生長。
知識連結:冬季頭髮如何養護?
一、熱敷
在寒冷的冬季, 頭髮很容易受到冷風的吹襲和帽子磨擦的損傷, 因此, 定期對頭髮進行護理性的熱敷在冬季對頭皮和發梢是相當重要的, 它可以減少頭髮開叉現象, 並持久保持發根濕度。
二、補硒
硒是十分重要的養發物質, 因為硒可以深入頭髮內部, 使頭髮強健。 每天攝取一定數量的硒是保護秀髮過冬的好方法,
三、粗糧
維生素B是頭髮最重要的“維生素”。 粗糧食品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 所以宜多吃粗糧, 可以使頭髮生長得健康又強韌。 另外, 在冬季裡常食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A、B的食物, 如核桃、芝麻、大棗、甜杏、動物肝臟、蛋黃、魚類等食物也可以改善頭髮乾枯現象。
四、按摩
用手指肚按摩梳理頭髮, 可以改善頭皮的血液迴圈, 有利於強健發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