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健康親子關係 多陪伴講方法

前幾天, 一篇8歲男孩寫的一篇作文在網上引起不少網友轉載, 作文裡說:“自己的爸爸是一位外科醫生, 。 。 。 我不喜歡這樣, 連狗都討厭他!”他的作文中寫道:因為自己的爸爸是一位外科醫生, 而外科醫生很少有休息的時候, 經常要加班, 每天回家也是無精打采的樣子, 媽媽不高興, 我不喜歡這樣, 連狗都討厭他!我希望爸爸不要經常去加班, 多陪我們, 我要怎樣才能讓他明白, 他是我的爸爸而不是那些病人的爸爸。

對於這一作文所表現出的家庭與工作如何兼顧的問題, 不少網友表示, 醫生這份職業很偉大,

絕對支持。 但是作為一位父親還是希望他能夠協調好工作與家庭的關係, 畢竟孩子也需要父愛, 對工作負責的同時也需要對家庭負責。

養育孩子, 不僅在於把他健康平安地養大, 更要為他建立一個健全的人格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父母傳遞給孩子的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 直接影響孩子將來的思維方式和處事方法。 這不僅需要父母多陪伴孩子, 還需要父母多注意與孩子相處的方法。

第一件事:多跟孩子一塊吃飯

經常和家人共餐的孩子在學習表現、生活習慣等方面優於其他孩子, 他們還能掌握更多詞彙量、更注重健康飲食, 有更強的自尊心和更好的社交禮儀。 家長不管有多忙, 每天都要與孩子一起吃頓飯,

哪怕是一頓簡短的早餐。 週末安排家庭聚餐, 一家人都要參與進來, 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聚餐時不要看電視, 也最好不要接電話, 不要談學習之類的“沉重話題”, 只談輕鬆的話題。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嘗試不同的食物, 但不要強迫。

第二件事:常聊聊家人的故事

美國心理學家杜克博士招募了來自48個家庭的孩子, 詢問了一些問題:“你知道爺爺在哪裡長大嗎?你知道爸爸媽媽在哪裡認識嗎?”隨後的心理測試發現, 對自己的家事瞭解得越多, 孩子的自尊心越強, 而且更善於緩解壓力, 更能掌控好自己的生活。 古代家庭的宗祠、家譜其實就起到了類似作用。 建議家長多跟孩子聊聊家裡的事情, 讓他們瞭解並認同自己的家庭。

但要避免說教, 少提“想當年”。 此外, 不管對長輩有什麼意見, 都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達。

第三件事:經常接老人來家裡住

經常和祖父母在一起的孩子更有同情心, 懂得體諒父母, 善於和他人合作, 社交能力更強。 儘管“隔代教育”非議不斷, 但與祖輩的相處仍然能給孩子的心理成長帶來“必需營養”。 老人經歷的故事底蘊悠長, 能給孩子展示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老人相對脆弱, 孩子在攙扶奶奶、幫爺爺倒水的過程中, 能學會換位思考。 與父母居住的地方有個“一碗湯的距離”原則, 但與老人距離較遠的也不必憂慮, 經常接老人來家住上一段時間, 孩子也能受益匪淺。

第四件事:不要總在孩子面前展示壓力

美國家庭與工作關係研究所負責人埃倫 加林斯基曾對1000個家庭進行了調查。

當詢問孩子“最想幫父母實現的願望是什麼”時, 她得到的回答是, “希望他們不要那麼累”。 研究表明, 父母的壓力會削弱孩子的神經系統和免疫功能, 增加肥胖、蛀牙、糖尿病、過敏和精神疾病風險。 加林斯基說, 人們很難做到同時對工作和生活給予足夠關注, 但只要別把工作壓力帶回家, 孩子就能根據父母的忙閑自行調整生活。 父母可以通過一些小妙招減輕壓力:把每日計畫列一張清單, 下班前寫好次日工作計畫, 聽聽古典音樂、喝杯咖啡、一家人出去走走等。

第五件事:給孩子更多選擇和權利

美國加州大學的心理學家發現, 能自己安排時間、設立目標的孩子,

大腦前額葉皮層能更好地發揮認知控制能力, 長大後更專注、自律, 面對人生選擇時頭腦更清醒。 建議家長多給孩子做決定的機會, 給予他們發言權。 比如, 孩子的事讓他們自己做, 即便最初做得並不完美, 也要給予機會去嘗試;或讓孩子負責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讓他們理解責任是怎麼回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