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諮詢:
我是一個慢性肝病者, 經常在饑餓時發生噁心、心悸、多汗、面色蒼白等症狀, 醫生說這是低血糖症, 請問這是何故?
回復:
在門診中, 常見到許多肝臟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脂肪肝或某些肝癌病人, 在空腹、禁食、延遲進食或肌肉劇烈運動時, 都可出現低血糖症狀。
肝臟在維持血糖穩定上有重要作用, 當血糖降低時, 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回升, 肝病時這種調節血糖的功能降低, 就可能引起低血糖。
肝臟病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有多種:
①由於肝組織實質細胞的嚴重廣泛破壞, 引起肝糖原的儲備不足;
②糖原異生能力減弱, 以致肝的代償功能下降, 空腹時容易發生低血糖;
③有關肝臟糖原代謝的酶功能異常或不足, 影響肝糖原的分解;
④某些病變的肝臟組織本身比正常肝組織需要較多的葡萄糖, 使人體消耗過多的葡萄糖而造成低血糖。
防治辦法, 積極治療原有肝病, 有上述症狀的人, 平時可多吃一點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 如發生的時間有一定規律, 則可在發生前進食少許甜食, 以防低血糖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