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夜間使用奶瓶餵養嬰兒的不當餵養方式, 易造成小寶寶牙齒前面的幾顆牙齒從根部開始變黑, 俗稱“奶瓶齲”。 因奶瓶常貼附於牙面上, 奶瓶中的飲品含糖量較高, 易產酸使乳牙脫鈣而齲壞。 所以給出牙期的寶寶飲用含蔗糖的奶粉, 就等於每天把他的小牙放在蔗糖中洗浸數次, 不單會損害乳齒, 連日後長出的恒齒, 亦會受到感染, 繼發蛀牙及其他牙齒問題。
有的媽媽自己吃口飯又喂寶寶吃一口;或怕牛奶太燙, 餵奶前先吮一下奶嘴;每天上下班都會好好親一下寶寶……專家指出, 這些生活細節很可能會讓寶寶染上蛀牙。
父母如何做才能預防寶寶齲齒?
1、堅持健康、平衡的飲食, 保持足量的蔬菜和水果, 以增加牙面的清潔作用。 限止糖的攝入。
2、增加氟化物的攝入以增強牙齒琺瑯質:讓孩子使用含氟量合適的牙膏和嗽口水;食用含氟化物的食鹽烹調的菜肴和含氟高的海產品、豆製品等。
3、在嬰兒期, 用乾淨濕紗布包裹食指, 對寶寶牙齦進行清潔和按摩, 每日一次;每次吮吸後也清潔一次。 這不但能增加牙齦組織血液迴圈和使牙齦變得堅實,
4、預防“奶瓶齲”:牛乳、配方奶、果汁和其它含糖飲料都含有糖, 寶寶在吸吮時, 他們的牙和牙齦無疑全數浸泡在期間, 時間長了易致所謂的奶瓶齲, 造成廣泛而快速的齲損, 所以你可從嬰兒期開始就要杜絕讓寶寶含著奶嘴入睡。
5、在第一顆乳牙萌出六個月之內, 必須接受牙醫的檢查和指導;以後每隔3~4個月複查一次。
6、從寶寶萌出第一顆乳牙開始, 就採取寶寶能理解的形式, 不間斷地對他講解愛牙護牙的重要性, 從而調動寶寶護牙的主動性, 便於培養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