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的緊湊, 很多人患上了失眠症, 應該怎樣解決呢?
早上7點, 起床, 拉開窗簾。 起床後在明亮的光線下待15分鐘, 能阻止生成褪黑素, 並使身體和頭腦運轉起來。 如果是陰天, 開燈也行。
早上7點5分, 整理床鋪。 物品擺放雜亂會讓人難以放鬆, 起床後要把脫下來的衣服、床頭櫃上的雜物整理乾淨。 “睡房裡需要的東西要盡可能少。 ”紐約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喬伊絲·沃爾斯勒本博士說。
早上7點10分, 做些運動。 如果時間緊, 做5分鐘的伸展運動就可以, 如果時間充沛, 可以做30分鐘的伸展運動或散散步。 這樣能振奮心情,
早上7點45分, 吃份健康的早餐。 一份健康的早餐會讓你胃口變好, 一整天都能維持能量水準, 還會減少你對咖啡的依賴。 要吃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的食物, 如蛋、燕麥片。
中午12點30分, 午飯後散散步。 每天在太陽下曬大約2小時, 能幫助身體調節生理節奏, 讓身體保持與大自然同步。
下午1點, 戒掉咖啡。 對許多人來說, 咖啡因留在體內的時間比他們認為的更長。 即使少量的咖啡因, 也能使人清醒。 因此, 下午1點後就不要喝咖啡了。
下午2點, 打個盹。 下午2點是最理想的午睡時間。 美國康奈爾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姆斯·馬斯說, 此時人會困倦, 如果小睡20分鐘, 就能使你整個下午保持精神,
下午5點, 做最後的鍛煉。 下午5點—7點是理想的運動時間。 但睡前三小時內做運動, 會干擾睡眠。 可以在飯前或飯後散步, 或做些拉伸動作。
下午5點30分, 聽15分鐘音樂。 壓力是睡眠的大敵。 抽出15分鐘, 播些安靜、愉悅的音樂, 深呼吸, 放鬆肌肉, 能幫你擺脫一天的壓力和煩惱。
下午5點45分, 喝點葡萄酒。 夜間喝酒有助入睡, 但當酒精逐漸消失, 睡眠就很容易被打斷, 建議選在晚餐前喝些葡萄酒。
下午6點, 吃頓簡易的晚餐。 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會使人沒到晚上就出現困意, 夜間更容易失眠, 因此晚餐應以蔬菜為主。
晚上8點, 調暗光線。 關掉屋裡的螢光燈, 開45—60瓦的柔光燈, 以促進褪黑素的分泌。
晚上9點, 調低音量。 任何高於60分貝的聲音(相當於正常談話音量)都會刺激人的神經系統,
晚上9點15分, 洗個熱水澡。 研究發現, 失眠的女性睡前洗個熱水澡, 當天晚上能睡得更好。 但是臨睡前體溫升高可能影響入睡, 因此最好在睡前1—2小時洗澡。
晚上10點整, 關掉電視。 可以看會兒書, 或跟家人聊天。 同時要換上睡衣, 給大腦和身體充分的時間做好睡眠準備。
晚上10點15分, 喝杯甘菊茶。 它有鎮靜功能, 還可以吃核桃仁、喝牛奶, 它們都含色氨酸, 可促進睡眠。
晚上10點半, 開始洗漱。 刷牙、用牙線剔牙、洗臉等, 可以令人放鬆, 並且這種“例行公事”可以暗示大腦準備去睡覺, 改善睡眠。
晚上11點整, 關掉所有的燈。 關掉手機、檯燈, 它們發出的光會使大腦清醒。 另外, 如果半夜醒來, 不要看時間, 那會使人更加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