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項研究發現, 40歲以下的女性中有60%至少有一種心臟病高危險因素, 這些因素會使心臟病危險增加3倍, 比如月經週期紊亂, 即月經不調。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 長期月經週期不規則的35歲女性, 心臟病危險增加50%。 一種原因是, 不穩定的月經週期常與肥胖有關。 月經不調也可能是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一大症狀。 這種激素紊亂症會增加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及不育危險。
女性30歲以上, 如果頻繁出現月經週期紊亂, 月經不調, 一定要及時就醫, 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加以改善, 降低心臟病危險。 為了安全起見,
飲食防治月經不調
月經時常早來的人, 應少吃辛香料、少吃肉、少吃蔥、洋蔥、青椒、多吃青菜, 吃飯前要按摩耳朵祛除疲勞, 內心不要有不安和緊張。
若月經總是遲來, 宜少吃冷食多吃肉。 經期第一、二天最好吃薑炒雞肝或豬肝, 多服用補血的食品。
所謂“早來”、“遲來”, 系依據個人生理週期來算, 不管是28天週期或30天週期, 早來7天以上或晚來7天以上, 就是生理不順, 表示身體與精神有了不平衡的現象。
在月經前、中、後三時期, 若攝取適合當時身體狀態之飲食, 可調節女性生理心理上種種不均, 也是使皮膚細嫩油滑的美容良機。
月經前煩躁不安、便秘、腰痛者, 宜大量攝食促進腸蠕動及代謝之物, 如生青菜、豆腐等, 以調節身體之不均狀態。
月經來潮中, 為促進子宮收縮, 可攝食動物肝臟等, 以維持體內熱量。 此時, 甜食可多吃, 油性食物及生冷食物皆不宜多吃。 月經後容易眩暈、貧血者, 在經前可攝取薑、蔥、辛香料等;在經後宜多吃小魚以及多筋的肉類、豬牛肚等, 以增強食欲, 恢復體力。
月經不調的食療-月經不調患者要注意飲食
1、大棗20枚, 益母草10克, 紅糖10克, 加水燉飲湯, 每日早晚各1次。 適宜於經期受寒所致月經後延, 月經過少等症
2、雞蛋2個, 益母草30克, 將雞蛋洗淨, 同益母草加水共燉, 蛋熟後去殼再煮20分鐘, 吃蛋飲湯。 適宜於瘀血阻滯所致的月經過少,
3、紅高粱花、紅糖各適量, 水煎, 分2次飲服。 適宜於月經提前、經量多而鮮紅者
4、當歸、生薑各10克, 羊肉片100克, 加水同煮, 熟後加鹽, 飲湯食肉。 適宜於月經後延、量少、腹冷痛等症。
5、米醋200克, 豆腐250克, 同煮熟, 飯前吃, 1次吃完。 適宜於經期過短、血色深紅、量多的壯實女性。 6、生山楂肉50克, 紅糖40克。 先煎山楂去渣, 沖入紅糖、趁熱飲。 適用於月經延後.
7、龍眼肉50克, 雞蛋1個, 先煎龍眼, 30分鐘後打入雞蛋, 共燉至熟, 早晚各1次, 連服10天。 適用於虛證月經不調.
8、雄雞冠2個, 食鹽少許, 雞冠煮熟, 蘸鹽吃, 每日1次, 每月3-5次。 適宜於虛寒月經不調。
9、鯉魚500克,
黃酒260克,
取魚肉與黃酒同煮吃,
魚骨焙乾研末,
早晨用黃酒沖服。
適用於經多不淨者。
10、陳年高粱根2個,
洗淨,
煮水飲用。
適宜於經期過長不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