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月經不調的更易得心臟病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 40歲以下的女性中有60%至少有一種心臟病高危險因素, 這些因素會使心臟病危險增加3倍, 比如月經週期紊亂, 即月經不調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 長期月經週期不規則的35歲女性, 心臟病危險增加50%。 一種原因是, 不穩定的月經週期常與肥胖有關。 月經不調也可能是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一大症狀。 這種激素紊亂症會增加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及不育危險。

女性30歲以上, 如果頻繁出現月經週期紊亂, 月經不調, 一定要及時就醫, 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加以改善, 降低心臟病危險。 為了安全起見,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最好每隔一年檢查一次膽固醇和血糖水準。 同時,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 防治月經不調。

飲食防治月經不調

月經時常早來的人, 應少吃辛香料、少吃肉、少吃蔥、洋蔥、青椒、多吃青菜, 吃飯前要按摩耳朵祛除疲勞, 內心不要有不安和緊張。

若月經總是遲來, 宜少吃冷食多吃肉。 經期第一、二天最好吃薑炒雞肝或豬肝, 多服用補血的食品。

所謂“早來”、“遲來”, 系依據個人生理週期來算, 不管是28天週期或30天週期, 早來7天以上或晚來7天以上, 就是生理不順, 表示身體與精神有了不平衡的現象。

在月經前、中、後三時期, 若攝取適合當時身體狀態之飲食, 可調節女性生理心理上種種不均, 也是使皮膚細嫩油滑的美容良機。

月經前煩躁不安、便秘、腰痛者, 宜大量攝食促進腸蠕動及代謝之物, 如生青菜、豆腐等, 以調節身體之不均狀態。

月經來潮中, 為促進子宮收縮, 可攝食動物肝臟等, 以維持體內熱量。 此時, 甜食可多吃, 油性食物及生冷食物皆不宜多吃。 月經後容易眩暈、貧血者, 在經前可攝取薑、蔥、辛香料等;在經後宜多吃小魚以及多筋的肉類、豬牛肚等, 以增強食欲, 恢復體力。


月經不調的食療-月經不調患者要注意飲食

1、大棗20枚, 益母草10克, 紅糖10克, 加水燉飲湯, 每日早晚各1次。 適宜於經期受寒所致月經後延, 月經過少等症

2、雞蛋2個, 益母草30克, 將雞蛋洗淨, 同益母草加水共燉, 蛋熟後去殼再煮20分鐘, 吃蛋飲湯。 適宜於瘀血阻滯所致的月經過少,

月經後延症

3、紅高粱花、紅糖各適量, 水煎, 分2次飲服。 適宜於月經提前、經量多而鮮紅者

4、當歸、生薑各10克, 羊肉片100克, 加水同煮, 熟後加鹽, 飲湯食肉。 適宜於月經後延、量少、腹冷痛等症。

5、米醋200克, 豆腐250克, 同煮熟, 飯前吃, 1次吃完。 適宜於經期過短、血色深紅、量多的壯實女性。 6、生山楂肉50克, 紅糖40克。 先煎山楂去渣, 沖入紅糖、趁熱飲。 適用於月經延後.

7、龍眼肉50克, 雞蛋1個, 先煎龍眼, 30分鐘後打入雞蛋, 共燉至熟, 早晚各1次, 連服10天。 適用於虛證月經不調.

8、雄雞冠2個, 食鹽少許, 雞冠煮熟, 蘸鹽吃, 每日1次, 每月3-5次。 適宜於虛寒月經不調。

9、鯉魚500克, 黃酒260克, 取魚肉與黃酒同煮吃, 魚骨焙乾研末, 早晨用黃酒沖服。 適用於經多不淨者。
10、陳年高粱根2個, 洗淨, 煮水飲用。 適宜於經期過長不淨者.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是什麼原因才會月經不調的

    以上你說的情況月經不調的話,考慮有可能會與女性內分泌紊亂或是婦科性疾病,或是與外界環境刺激,飲食改變,或是心理問題都是有可能性 [詳細答案]

  • 1回答

    減肥藥會不會引起月經不調

    根據你這種情況,可以服用千金婦科調經片,該中成藥益氣養血調經止痛四效合一,可有效解決月經不調、經期腹痛、經期前後不定、氣色差等症狀。平時你還需要注意飲食,保持心情愉快,少吃辛辣、生冷食物。多注意休息... [詳細答案]

  • 1回答

    月經不調什麼原因

    你說的應該不是月經,考慮是其他原因導致的月經不調,比如:精神因素、飲食因素、環境因素、服用某些藥物、某些疾病等等。建議在平時應該養成規律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保持外☆禁☆陰部清潔,現在的情況應該到公立醫院婦科... [詳細答案]

  • 3回答

    月經不調最遲有過1年沒來月經該怎麼辦

    青春期月經不調一般是由於卵巢功能發育不全引起的,青春期少女正處於發育階段,常常表現出月經失調,月經會變得逐漸規律.但不能掉以輕心,在此期間,應注意給增加營養,增強體質,不要無限制增加學習負擔,過於疲... [詳細答案]

  • 3回答

    月經不調有那一些症狀?

    月經失調主要表現為月經週期、經色、經量、經質等不規律的變化,並可伴有頭暈、腰酸、小腹隱痛或脹痛、心煩易怒、畏寒喜暖等;包括初潮年齡的提前,延後,週期、經期與經量的變化,是婦女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