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從中醫角度看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常為各種意外損傷或因工作時體位、姿勢不當導致扭挫傷。 勞損則多因長期從事某一工作或負重過度等原因造成。 可傷及肌肉、筋膜、韌帶, 也有傷及關節、椎間盤等, 這類腰椎間盤突出症輕則絡道氣血運行受阻, 重則肌肉、關節損傷, 瘀血內積。 損傷及勞損又與腎氣不足關係密切, 腎氣虧虛易產生椎間盤突出症;損傷與勞損, 日久又可內傷及腎。 因此中醫分型為氣滯絡阻型、瘀血內積型及肝腎虧虛型。 除局部有氣血瘀阻外臨床均有肝腎不足, 因此常按肝腎虧虛型為主加以辨證施治。

風寒濕熱之邪侵及人體, 著於腰部, 脈絡受阻, 或因腰部有過損傷與勞損, 局部抵撕減流竄經絡, 脈絡痹阻發展為腰椎間盤突出症。 臨床多見於風寒濕型, 其次為濕熱型。 中醫學認為濕熱型的產生既可以是直接感受濕熱之邪引起, 也可以是風寒濕之邪鬱久化熱而成。

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症, 系中醫學特有的認識, 是中醫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核心。 “腎主骨外, 肝主筋”, 因而腰椎間盤突出多有腎虛或肝腎兩虛, 這既可以是邪戀日久, 損及肝腎;也可以是勞傷筋骨, 內耗氣血而致;也有肝腎素虛者。 由此可見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症雖屬虛證, 而臨床所見多為虛實兼夾, 在治療中當分清標、本、虛、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