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止痛是痛風患者治療的主要目的之一, 臨床上有三類藥物可供患者選擇, 即秋水仙堿、非類固醇抗炎藥和類固醇激素可供選擇。
秋水仙堿
秋水仙堿能夠抑制嗜中性細胞活性, 抑制蛋白質之酪氨酸磷酸化從而減少了尿酸結晶沉積, 故具有止痛效果快且能夠根據獲得療效而確診。 一般秋水仙堿的服用劑量為首劑1mg, 以後0.5mg/2h, 至劇痛緩解為止, 或因消化道症狀而被迫停藥, 最大用量為3mg/日。
但秋水仙堿的副作用較多, 毒性較大。 因此腎功能欠佳的患者無論使用小量、常量還是大量均可中毒, 出現重症腹瀉、重症肌無力、腎衰、骨髓抑制等症狀。
非類固醇抗炎藥
如果不需要治療試驗, 那麼NSAIDs是痛風患者消炎止痛的首選, 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如扶他林、英太青、普威。 如患者同時患有胃病時, 可加用胃止痛藥, 如雷尼替丁。
類固醇激素
臨床上也有醫生採用糖皮質激素局部注射來進行消炎止痛, 但是止痛效果雖然不錯, 但容易導致局部骨質疏鬆的發生。 糖皮質激素或ACTH注射亦可選用, 但此類激素不宜長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