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患者要保持足夠的熱量攝入;保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嚴格控制水和鹽的攝入量;腎透析病人同時要限制磷的攝入。 尿毒癥飲食主要取決於各自的病情, 主要包括腎臟殘餘腎功能、尿毒癥患者的尿量情況以及尿毒癥病人的血液透析頻率。 所以尿毒癥要有一定的飲食注意事項, 那麼尿毒癥的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就給大家做一個介紹:
尿毒癥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
尿毒癥患者飲食保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
尿毒癥飲食需保證足夠蛋白質攝入原因:每天保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
因此腎透析患者每天需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才能保證營養需要。 蛋白質不是吃的越多越好, 尿毒癥病人飲食蛋白質攝入過高不但不能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況和血清白蛋白濃度的上升, 反而會使體內毒素水準蓄積, 透析不能充分清除這些毒素, 可導致病人出現噁心、嘔吐、食欲不好、乏力等消化道症狀及高鉀、高磷血症等。
尿毒癥飲食在保證熱量足夠的前提下一般透析病人每天每公斤標準體重的蛋白質攝入量為1.0 克左右。 即一位身高1.55米, 體重50公斤的病人每天要吃50克蛋白質, 其中一半以上的蛋白質來源於肉、蛋、奶、和大豆類。
熱量不足部分用幾乎不含蛋白質的澱粉、植物油補足。 避免用大量低生物價蛋白質的植物性食品:幹豆類如綠豆、紅豆、毛豆、蠶豆、豌豆仁等;麵筋食品如麵筋、烤麩等;種子堅果類如花生、瓜子、核桃、腰果、杏仁等。
尿毒癥飲食嚴格控制水的攝入:
尿毒癥飲食時病人必須控制水、鹽的攝入量:限鹽主要是限鈉, 血液中的鈉離子是維持血漿滲透壓的主要離子, 鈉多了, 水份會從血管周圍的組織中移向滲透壓高的血管內, 引起血管內水份過多, 加重了心臟的負擔, 引起高血壓、心力衰竭。 在水腫、尿少、高血壓和透析超濾不足等情況需嚴格限制鈉和水的進食。
這裡的水包括食物、水果、飲料、輸液等所有進入身體中的液體, 鹽的攝取量與水的攝取量是相伴隨的, 如果控制鹽較理想, 再控制水時, 一般不會感覺口渴太難以忍受。 控制每兩次透析間期體重增加不超過5% (約2.5公斤);相反, 如果患者在家中有頭暈、出虛汗此時測量血壓偏低可以適當飲用。
尿毒癥飲食保持足夠的熱量攝入:
尿毒癥飲食需保持足夠熱量攝入的原因:每天從飲食中攝入的熱量是用來維持我們機體的代謝和各種活動消耗。 當攝入少於消耗時機體動用自身的能量儲備, 甚至消耗自身組織以滿足生命活動。 尿毒癥飲食長期攝入不足多同時伴有蛋白質營養不良, 導致消瘦、浮腫、活力消失、死亡。
當能量的攝入多於消耗時導致肥胖, 是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及癌症的易發因素。 腎透析患者每公斤體重給予30-35千卡以上的熱量(60歲以上者30千卡), 使患者熱量的攝入與消耗平衡以維持理想體重。 熱量的理想來源主要為糖類和脂肪。 患者極度消瘦或過度肥胖時總熱量應適當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