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燈具的形狀是家居裝飾中一幅美麗的畫,
那麼,
光線的調節則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首先是客廳,
人們常說“夜不觀色”,
是說到了晚上,
人們在燈光下看東西,
往往是看不准的,
對於室內燈光來說也是如此。
舉個例子,
如果客廳牆面的顏色是綠色、紅色等深色系,
白天看起來時尚、活潑,
但晚上在燈光的作用下就會顯得沉重壓抑。
因此建議,
如果客廳牆面、地板的主色為深色,
主要燈源最好用泛白的冷色調;如果主色調為淺色,
主燈最好使用泛黃的暖色調。
臥室是個讓人擺脫勞累、休整身心、養精蓄銳的空間。
對於廚房來說, 白色的冷色光更適合一些, 白光發散性好, 可使人的視線更清晰。 衛生間建議用暖光燈, 給人一種安全感。
另外, 像壁燈、射燈這些輔助光源, 一般都以暖色調為主, 起到調節氣氛的作用, 如果家裡已經足夠明亮, 最好不要同時打開這些光源, 否則很可能會受到“彩光污染”的威脅。 研究表明, 彩色光源讓人眼花繚亂, 不僅對眼睛不利, 而且干擾大腦中樞神經, 使人感到頭暈目眩, 出現噁心嘔吐、失眠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