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視”異性。 美國心理學家赫威斯特的婚姻關係成熟標準指出:理性地考慮並選擇婚姻物件, 並開始準備成家過獨立的家庭生活;在行為上能夠扮演適當的性別角色。 實際點來說,
年輕人、尤其是青少年, 可能在見到異性時面紅耳赤、手足無措, 這是因為少男少女對異性沒有深入全面的瞭解, 因此充滿了好奇心、神秘感。 另外, 還有些人雖然不會失態, 但會特別注意自己儀錶和舉止, 下意識地表現自己以獲取異性關注, 這表明其過於重視異性的認可, 同時也可能在愛情關係中, 把吸引力、激情等不穩定因素置於親密感、承諾等穩定因素之上。 還有些人, 一口一個“男人沒一個好東西”或“女人就是一架生育機器”, 可能是因為說話者心裡有沒癒合好的“暗傷”。 這些都是不夠成熟的表現。
2.否定自己。 赫威斯特所指的自我認同的成熟就包括:接納自己的身體和容貌;不過分炫耀自己的優點, 也不過分掩飾自己的缺點, 發揮最大潛能。 從青少年開始, 人的自我意識開始迅速覺醒、發展壯大, 這時候就可能出現自我中心的傾向。 到16歲左右, 那種認為自己最獨特最重要的想法也逐漸減少, 但有些人到了二三十歲仍受其困擾, 比如, 與朋友發生爭執時明明錯了也“死鴨子嘴硬”, 與伴侶吵架時打死也不願意讓步, 遇到挫折就怪運氣不好世道不公, 就是不找自己的原因。
3.學會寬容。 赫威斯特的人際關係成熟包括:能在日常生活中與同齡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包括同性朋友和異性朋友在內。 諺語說“關公放了曹丞相,
4.重視簡單。 赫威斯特的思維模式成熟標準認為:在知識、觀念等各方面, 都能達到作為一個公民所需要的標準;在個人的行為導向上, 能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對於認知境界, 從複雜回歸到簡單, 就像是從“見山不是山, 見水不是水”回到了“見山是山, 見水是水”。 有些人喜歡深刻的大道理, 其實是在追尋別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和價值觀, 還處在借鑒和參照的階段, 等到能夠獨立建立起個人經驗系統, 反而會喜歡平常生活中的簡單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