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寒腿在老年人中多見, 因此過了中年就要去做好這一疾病的預防, 注意生活要有規律, 不要過度勞累, 保證充足的睡眠, 飲食的營養, 如果出現老寒腿就要積極治療, 可以中醫治療。
一、要注意預防。
一是要提高整個機體的健康素質。 人過中年, 尤其應該注意生活規律, 要防止外傷和過度勞累、保證睡眠和營養、節制飲食、防止過度肥胖, 以減輕關節負重。 二是要注意膝關節的保暖。 日常要注意膝關節的保暖防寒, 防止關節受寒濕侵襲, 可使用護膝。 三是要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 適當運動可促進關節軟骨吸收營養,
同時, 又要勞逸結合, 避免因活動過多、過量而損傷關節。 中老年人可選擇打太極拳、慢跑、散步、做體操等運動方式, 並要持之以恆
活動量以感覺身體舒服、微有出汗為度, 活動量不必很大, 但要不間斷地每天活動。 四是不要加重關節磨損。 有些老年人經常以半蹲姿勢, 做膝關節前後左右搖晃動作, 進行鍛煉。 因半蹲時髕骨面壓力最大, 搖晃則會加重磨損, 能導致膝關節的骨性關節炎發生或加重。 所以, 這種鍛煉方式對於中老人是不可取的。 另外, 中老年人也不宜進行爬山運動, 因為上下山會使膝關節負擔加重, 容易損傷關節軟骨。
二、要抓緊治療。
骨性關節炎的治療, 可遵循祖國傳統醫學“急則治其標,
患者在骨性關節炎緩解期的治療, 則要針對造成疼痛的原因採取治本的方法。 例如, 在關節腔內注射具有潤滑、營養關節作用的玻璃酸鈉注射液, 效果良好。 又如, 對局部軟組織粘連、攣縮者可採用小針刀松解術, 配合手法解除粘連、改善局部血液供應, 增加膝關節的營養。 在進行上述治療方法的同時, 可配合做理療, 如遠紅外線照射、磁療、中醫灸療以及溫泉水療等, 可加快血液迴圈、抑制炎症, 有利於患者康復。 此外, 在中醫師指導下, 服用滋補肝腎、溫補腎陽、益氣養血的中成藥也有助於扶助正氣, 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