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鄧超自爆:拒上直升機原來是患這種病

鄧超先前曾經遭到網友爆料, 他在錄製《奔跑吧兄弟》時因拒絕搭乘直升機, 被網友炮轟耍大牌, 但事實上他當時是因為患有幽閉恐懼症而無法上機。

鄧超近日在接受專訪時透露, 自己過去在演出電影《烈日灼心》中辛小豐一角時, 為了可以更加投入角色, 他在劇組中幾乎是呈現一種不理人的狀態, 甚至與合作多次的工作人員都是0互動。 他稱自己在拍完戲之後, 感覺自己只剩一具軀殼, 最後他在心理上也陷入了一種幽閉恐懼, 之後更發現到自己患上了幽閉恐懼症。 患病之後的他連帶女兒玩遊樂設施,

也都會因安全帶太緊而嚇得滿身大汗, 甚至連去看病做核磁共振時, 也無法進入艙內。

這個病到底是什麼呢

幽閉恐懼症屬於恐懼症中較為常見的一種。 幽閉恐懼症是對封閉空間的一種焦慮症。 幽閉恐懼症患者在某些情況下, 例如電梯、車箱或機艙內, 可能發生恐慌症狀, 或者害怕會發生恐慌症狀。 幽閉恐懼症是指一種對封閉空間出現恐懼心理的一種心理疾病, 如要電梯裡會出現恐懼, 在車箱、飛機中出現恐懼心理等。 它屬於恐懼症的一種表現形式。

一道題測試下你有幽閉空間恐懼症嗎

這是一個五歲小女孩的夢, 小女孩的母親牽著小女孩的手走著, 但就在女孩採摘開在路旁的蒲公英時, 母親卻逐漸愈走愈遠。

女孩急急忙忙想追上母親, 但不知道為什麼雙腳卻不聽使喚。 於是女孩大聲喊叫“媽媽!”。 請問, 你會認為夢中的這位母親會有什麼反應呢?

A、沒注意到小女孩的叫聲, 繼續愈走愈遠

B、立刻回頭, 跑到小女孩的身邊, 撫摸她的頭

C、停下腳步, 並回頭向小女孩揮手, 示意她“快點過來”

選A:傾向廣場恐怖症傾向。 廣場KB症。 在潛意識裡對分離感到不安。 或許你的幼年期斷奶斷得比較艱難, 導致對於離開心愛的東西會感到恐懼。 由於比一般人更害怕孤獨, 因此, 一旦置身於空曠的地方, 便會產生強烈的孤獨和不安。 相信只要找到一位能夠保護你, 讓你感到安心的戀人, 應該就不會再對廣場感到恐懼。

選B:有密室KB症的傾向。 正好相反,

有密室KB症的傾向。 此答案顯示在幼年時期受到過母親過份的保護。 受到母親過份的疼愛雖然不錯, 但相對的, 卻喪失了主體性。 因此, 你心理上感到不安, 害怕完全被母親控制。 此種窒息感便以密室KB的形態出現。 建議你必須訓練自己獨立, 以取回自己的主體性。

選C:屬於正常的人。 和母親之間有適當的距離。 表示從幼年期開始便和雙親之間維持著穩定的心理關係。 換句話說, 至少你對空間不會感到恐懼。

在醫學上, 幽閉恐懼症一般包含下列幾個診斷法則:

1、一旦處於恐懼情境之中, 幾乎必然能引發立即性的焦慮反應。

2、患者能理解自己的恐懼是過度而不合理的。

3、患者會逃避該情境, 或強忍痛苦與焦慮來面對。

4、這些逃避行為、預期性焦慮、身處其間時的痛苦,

已經嚴重到干擾患者的常規生活、職業功能、社交活動。

5、患者若未滿十八歲, 有症狀的時期須至少六個月。

6、這些問題不能以其他的精神疾病做更好的解釋。

想知道你的恐懼來自何處嗎?

幽閉恐懼症的成因是複雜的, 可能是某一具體的原因也可能有不止一種原因, 目前對此尚無權威解釋。 不過其可能的成因包括社會心理因素、遺傳及性格因素和生物學因素等。 比如過分的嚴厲或教條化的教育, 過分粗暴或壓抑的環境, 會使人的心理成長單一化或是正常心理發育受到扭曲, 難於對客觀事物做出正確判斷, 這些就是社會心理因素;遺傳及性格因素則是指遺傳性的性格脆弱, 有些人天生緊張而顯神經質,

他們最易產生恐懼感, 患此病後偏於高度內向、固執、敏感多疑、心胸狹窄, 常表現為膽小、怕事、害羞及依賴性強。

當有可能導致幽閉恐懼症的各種因素互相衝擊, 患者自身又無法解決承受的精神壓力, 精神壓力超過其自身的承受能力時, 就會導致發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