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導痰飲
【處方】半夏的功效與作用8兩(湯泡7次)7錢半,丁香(不見火)7錢半,附子(炮,去皮臍)7錢半,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7錢半,白豆蔻7錢半,陳橘皮(去白)半兩,縮砂仁半兩,肉桂的功效與作用(不見火)...
2017-03-06 -
《脈經》脈經卷第八 平肺痿肺癰咳逆上氣痰飲脈證第十五
問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從何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數被駃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寸口脈不出,而反發汗,陽脈早索,陰脈不澀,三焦踟躕,入而不...
2017-03-07 -
冷茶水濕敷緩解春季面部皮炎
>>更多推薦:綠茶水可以當爽膚水用?! 不良生活習慣。如常用過熱的水洗臉,或過頻地使用香皂、洗面乳等皮膚清潔劑,平時不注意對紫外線的防護等,這些理化刺激都會改變或損傷皮膚的保護屏障和血管調節功能...
2010-02-26 -
溫化脾腎水濕的沉香茯苓茶
治療咳嗽的方法很多,除了藥物治療,還有很多偏方。相信大家從日常的生活中已經總結不少了。這裡小編推薦沉香茯苓茶給大家,沉香茯苓茶的功效是幫助治療咳嗽、短氣等症狀,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喝些,來看沉香茯苓...
2016-05-23 -
痰飲內停型腹痛
治療方法:輕者二陳東加枳殼、薑汁,重者用礞石滾痰丸。 病因病機:痰痛 證候表現:痰痛,或眩暈,或吐冷涎,或下白積,或小便不利,或得辛辣熱湯則暫止,脈必滑 方用:輕者二陳東加枳殼、薑汁,重者用礞石滾...
2017-03-08 -
痰飲停肺型小兒水腫
治療方法:葶藶丸。 證候表現:如因喘嗽面目浮腫者。 治則治法:宜消腫。 處方:葶藶丸主之。 出處:《幼科發揮》·五臟主病(篇)·脾所生病(章) 原文:如因喘嗽面目浮腫者,宜消腫,葶藶丸主之。
2017-03-08 -
濕痰
【濕痰】濕濁內停日久而產生的痰。又稱“痰濕”或“痰濁”。病因脾虛不能運化水濕,不能正常輸布津液,於是停聚而成“內濕”,積留而成為“痰飲”。臨床表現為痰多而稀白,胸悶或噁心,喘咳,舌體胖而苔滑膩等。
2017-03-10 -
痰飲_雜病
【痰飲】廣義的痰飲是指多種水飲病的總稱,泛旨體內水液轉輸不利,停積於體腔、四肢等處的一類疾病。(類似於水腫Edema)。中醫認其主因系脾、肺、腎三髒功能失調,相互影響所致,尤其是脾陽失於健運,三焦氣...
2017-03-10 -
濕痰流注
【濕痰流注】邪毒流注的一種化膿性病症。因脾虛氣弱,濕痰內阻,複感受邪毒,流溢于營衛肌肉間所致。初起患部肌肉疼痛,漫腫無頭,皮色不變,伴有寒熱,周身關節疼痛等症。成膿則腫脹疼痛加劇,壯熱,汗出。潰後流...
2017-03-10 -
病痰飲者不能率以溫藥和之
《內經》有水飲、積飲、溢飲之名,《金匱要略》載有痰飲、溢飲、支溢、懸飲主治之方,提出了廣義之痰飲病“當以溫藥和之”的總的治療法則。《金匱要略》“當以溫藥和之”裡有藥與法的關係,也有發汗利水、攻補行消...
2017-03-10 -
答嚴XX代友問痰飲治法
原問: 敝友患寒飲喘嗽,照方治療未效。據其自述病因,自二十六歲六月遭兵燹,困山澤中,絕飲食五日夜,歸家急汲井水一小桶飲之,至二十一歲六月,遂發大喘。一日夜後,飲二陳東加乾薑、細辛、五味漸安。從此痰飲...
2017-03-10 -
痰飲-吳鞠通醫案
乙酉五月二十七日 董 四十五歲 脈沉細弦弱,咳嗽夜甚,久而不愈,飲也。最忌補陰,補陰必死,以飲為陰邪,脈為陰脈也。經曰:“無實實。” 桂枝六錢 小枳實二錢 乾薑三錢 五味子一錢 白芍四錢 半夏五錢 ...
2017-03-10 -
痰飲辨治肺心病心衰
臨床中,肺心病心衰以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或伴有下肢水腫為典型症狀,可見於多種心血管疾病的嚴重或終末階段,其病機多為久病心陽受損,痰瘀壅滯,水飲內停所致。故從痰飲論之尤為實用,責之脾腎肺陽虛,痰飲...
2017-03-11 -
若要痰飲退 宜用姜辛味
醫聖張仲景治痰飲的基本原則是“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他把乾薑、細辛、五味子配伍使用,體現了這一大法。三藥均性溫入肺,乾薑、細辛溫肺化痰,五味子收斂肺氣。 此三藥聯用,散中有收,收中有散,彼此協...
2017-03-11 -
溫化痰飲治療頭痛
脾主運化水濕,脾失健運,濕聚為痰為飲,痰飲中阻,清陽不升,故清竅蒙蔽而致頭痛;或肝失疏泄,諸氣憤鬱,可致痰飲上逆而致頭痛。 辨治方藥 臨床表現:頭痛昏重,或嘔惡痰涎,或胸脘痞悶,或便溏尿少,或身體...
2017-03-11 -
解析“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金匱要略》雲:“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此乃治療痰飲病之大法,對此治療原則的理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對此也有些淺薄的認識,希望與同道共同學習探討。 從痰飲病的形成角度來理解 清·鄒澍曰:...
2017-03-11 -
說說脾胃與痰飲
痰飲是體內水液停積、不得輸化的一種疾病。《內經》謂之“積飲。”《金匱》首創痰飲之名,並以專篇論述,對脈證治療闡發甚詳,成為後世辨證論治的主要根據。痰飲皆濕聚而成,但濕又源於脾胃,總由脾胃升降失常,...
2017-03-11 -
經方辨治痰飲眩暈
眩暈是目眩與頭暈的總稱,目眩即眼花或眼前發黑,視物模糊;頭暈即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轉,站立不穩,二者常同時並見,統稱眩暈。其輕者閉目可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噁心、嘔吐、汗出、面...
2017-03-11 -
痰飲
廣義的痰飲是指多種水飲病的總稱,泛旨體內水液轉輸不利,停積於體腔、四肢等處的一類疾病。(類似於水腫Edema)。中醫認其主因系脾、肺、腎三髒功能失調,相互影響所致,尤其是脾陽失於健運,三焦氣化障礙...
2017-03-12 -
中醫教你如何清除體內多餘的水濕
經常聽到一些人抱怨,為什麼身體總是無緣無故的出現問題,其實這和我們體內水濕過重有很大的關係。那麼如何清除體內多餘的水濕呢?濕氣重怎麼辦好呢?帶著這些疑問和小編一起閱讀本文吧。 讓我們身體裡水濕...
201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