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將重點支持中醫理論研究
6月14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正式發佈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三五”發展規劃》。其中,“十三五”期間,醫學領域重點支持研究包括中醫理論的現代醫學內涵研究等。 規劃提出了118個學科優先發展領域,...
2017-03-10 -
人際關係蹺蹺板理論你聽說過嗎 掌握3大原則擁有強大人際網
人際關係之所以複雜是因為他存在於各種各樣的情況下,有愛、有恨、有競爭、有分享,很多人有時候會排斥與人交往,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其實人生最大的智慧應該是懂得與他人平衡,你給我一個蘋果,我給你一個梨,...
2014-12-03 -
情緒ABC理論:你可以變得更快樂
著名專欄作家哈理斯(Sydney J。Harries)和朋友在報攤上買報紙,那朋友禮貌地對報販說了聲謝謝,但報販卻冷口冷臉,沒發一言。「這傢伙態度很差,是不是?」他們繼續前行時,哈理斯問道。 他每...
2011-12-12 -
中醫科學中的數學理論
探索世界的核心最重要的是數學理論。要研究中醫,就必須解釋好中醫,傳統醫學(中醫)與現代醫學(西醫)的根本區別:兩者在思維觀與方法論上的根本不同,中醫主要採用整體、生態、非線性思維觀,西醫是系統、分...
2017-03-11 -
中醫理論體系框架內的概念體系及科學內涵
概念是理論的基本要素,聯繫概念的判斷即為理論的核心要素——基本原理,又是中醫理論體系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理論體系的概念體系範圍。首先要明確界定中醫理論體系的概念體系範圍的原則,其次要界定概念體系...
2017-03-11 -
中醫理論指導研究腦退行性疾病共性機制
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是退行性腦病中發病率最高的兩種疾病,目前對其發病機制缺乏清晰認識,尚無確切有效的治法。基於“腎生髓”理論,中醫學認為二者發病的基本病機屬於腎精虧虛而致腦髓空虛,基本證侯同為腎虛...
2017-03-11 -
基於老中醫經驗的中醫中層理論建構
近年來,以名中醫傳承研究工程帶動的經驗挖掘和學術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中醫學的理論研究如何應勢而進卻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其中,如何將大量的經驗資料提煉、上升為抽象理論,如何在抽象理論與具體經驗之間架...
2017-03-11 -
排除“反常” 創新中醫理論
中醫學是通過研究人體生理、病理及治療用藥過程中,回饋於機體外在的徵象(症狀、體征),把握生命和疾病所處的狀態,來防治疾病、增進健康和延長壽命的醫學科學。然而,隨著無症狀性疾病和早、中期無明顯症狀疾病...
2017-03-11 -
彭氏眼針療法的理論依據
眼針療法是1970年創始的一種微針療法,如今與耳針、頭枕針等都屬於針灸療法的創新,是新的微針療法,是針灸學新的組成內容。現將眼針療法的理論介紹如下。 眼針療法的理論 指出,眼針療法源於古代五輪八廓學...
2017-03-11 -
須用經方理論解讀《傷寒論》(下)
“傷寒脈浮、自汗出微惡寒”,為桂枝湯證,但見“小便數”,知為合併裡飲證;又見“心煩……腳攣急”,為津液傷而裡熱顯,故所述為外邪裡飲津虛生熱證,六經辨證屬太陽太陰陽明合病證,不是單純的桂枝湯方證,用桂...
2017-03-11 -
須用經方理論解讀《傷寒論》(上)
“咽中幹、煩躁,明明是陰虛生熱,為何用甘草乾薑湯治療?”“治療又用桂枝湯、又用甘草乾薑湯、又用承氣湯、又用四逆湯,這條到底是什麼證?”不少醫者常對《傷寒論》第29條提出質疑。 《傷寒論》六經不同於《...
2017-03-11 -
五行理論非源於五材說
任何理論都來源於實踐,並運用其理論來指導實踐,通過進一步實踐來證明其理論的真偽。《尚書·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素問》“滿紙五行”,木火土金水的出現,則隨之出現了“相生...
2017-03-11 -
現代中醫基礎理論將由現象描述邁向本質闡明
現代中醫基礎理論是“由現象描述邁向本質闡明”的新的理論體系,是研究並闡明中醫學有關人體形態結構與其功能機制、疾病發生發展病理改變及其防治基本規律的系統知識,是中醫基礎理論二級學科分化為三級學科群的橋...
2017-03-11 -
中醫基礎理論研究三種路徑
中醫基礎理論的研究路徑很多,但總得來說不外理論研究、臨床總結、實驗研究三種路徑,其中每一種路徑中都包含著多學科研究的思想與方法。 理論研究,一方面是以古代文獻為基礎,可以從發生演變規律、概念體系結構...
2017-03-11 -
在中醫理論探究中借鑒敘事探究
敘事探究是指研究者通過收集和講述個體的生活故事,描述個體的日常生活,進而對個體的行為和經驗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它作為理解經驗的一種方法,緊緊抓住人類經驗的情境性、時間性、主觀性等故事性特徵...
2017-03-11 -
立足主體加強中醫理論建設與研究
加強中醫理論建設與研究,應立足主體發展、自主創新、面向需求、引領未來的戰略方針,通過深入研究中醫理論發展的思想基礎、實踐基礎、內在規律、外在條件、現實問題,在解決理論傳承問題、理論創新問題、理論為現...
2017-03-11 -
中醫理論稱活動腳趾可以健胃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對應的穴位。人的第二和第三個腳趾與腸胃有關,因此,經常活動它們可以達到健胃的目的。 一個人的腸胃功能好不好, 從腳趾的狀態就可以判斷出來。胃腸功能好的人...
2010-12-13 -
從系統理論解讀汗對銀屑病防治的重要性
1968年,貝塔朗菲發表的《一般系統論》中講:系統是由許多相互關聯又相互制約的各個分支部分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並且具有時間上的動態性以及空間、時間、功能上的有序性。生命現象是有組織、相互關...
2017-03-11 -
整合傷寒溫病 規範辨證理論(下)
辨病因病機包括致病因素與病理機制。1、致病因素 包括風、寒、暑、濕、燥、火,情志不遂,飲食失宜,勞逸過度,痰飲、瘀血、結石,跌、打、扭、挫等。2、病理機制 包括衛外功能失職,正邪相爭,開合失司,官竅...
2017-03-11 -
整合傷寒溫病 規範辨證理論(上)
長期以來,中醫界許多有識之士一直在呼籲規範辨證理論體系。然而,由於六經理論,衛氣營血、三焦理論的存在,外感病學一分為二的現狀尚未得到徹底解決,所以統一、規範辨證理論,也就變得很困難。因此,結束寒溫分...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