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是退行性腦病中發病率最高的兩種疾病, 目前對其發病機制缺乏清晰認識, 尚無確切有效的治法。 基於“腎生髓”理論, 中醫學認為二者發病的基本病機屬於腎精虧虛而致腦髓空虛, 基本證侯同為腎虛髓空, 臨床應用益腎生髓為基本治療原則, 體現了中醫學異病同證的獨特思想。
現代醫學認為神經元凋亡或者死亡是這兩種疾病的共同病理表現, 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受到腦內兩大具有陰陽屬性的神經遞質的調控, 即興奮性神經遞質谷氨酸和抑制性神經遞質γ氨基丁酸。
抓住中西醫學對這兩種疾病的共性認識, 在中醫理論指導下, 對興奮性遞質谷氨酸和抑制性遞質GABA功能上的陰陽對立制約屬性和代謝上的陰陽互根互用屬性進行研究, 或可為中醫藥防治腦退行性疾病的異病同證理論提供實驗室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