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週步行1小時可防腸癌
經管擦79295名的40~65歲的婦女,部分在研究期間患上大腸癌。 結果發現,每週步行1至1.9小時的婦女,比完全沒有步行的人患大腸癌的機會少31%。另外,每週進行超過4小時中度或劇烈運動的婦女,其患上大腸癌的機會更少44%。 研
-
癌友散步也大有學問
確診癌症後,應該儘快採取治療措施。在腫瘤切除或者採用放射、化學治療控制病情後,就應該適當地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參加體育鍛煉,血液中的白細胞就會增多,而白細胞具有吞噬癌細胞和細菌的能力。同時,體育鍛煉還能改
-
要想少生病 常念養生歌
養生三字經 人到老,莫煩惱,憂愁多,催人老。 常鍛煉,抗衰老,量力行,誤過勞。 經常笑,變化少,心胸寬,壽自高。 善交往,廣愛好,心情暢,睡眠好。 遇事忍,不急躁,多謙讓,少煩惱。 調飲食,莫過飽,身體健,疾病少。 心不
-
抗癌:多運動多微笑
散步:適合於除臥床以外的各種腫瘤患者,因運動量小且簡便易行,尤其適合於剛手術後,放化療期間及體弱年老患者的鍛煉,散步可使人心情恬靜,精神愉快,氣血沖和。我們提倡腫瘤患者要養成散步的良好習慣,每日步行30分鐘左右,堅持下去,必有好處。
-
防腸癌:每週只需一小時
研究證實,每週步行一小時,可減低患大腸癌的風險達30%。這項研究於十六年間,共觀察了79,295名的40-65歲的婦女,部分在研究期間患上大腸癌。 結果發現,每週步行1至1.9小時的婦女,比完全沒有步行的人患大腸癌的機會少31%。另外
-
腫瘤術後還能運動嗎
癌症病人術後進行康復運動為何有利健康呢?原因很簡單,病人在醫生或者家屬的幫助下,適當地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原則是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可以使血液中的白細胞增多,而白細胞具有吞噬癌細胞和細菌的能力。實踐證明
-
“五氣”古法:防癌又養生
心平以和氣 現代社會競爭加劇,更要戒浮躁之心,要善於克制與自我排遣,儘量淡化得失恩怨,處理好人際關係。“克念者自生百福,作念者每生百禍。” 無求以培氣 元氣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有奢求。奢求而不得,容易氣阻傷身。人應求
-
康復?在於運動!
被動鍛煉,是指藉助於他人的操作如按摩而使病人被動接受運動,改善局部血液迴圈,放鬆心身,從而幫助機體功能的康復。 康復體育鍛煉可由簡到繁,由輕微運動逐漸加大運動量,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逐步堅持運動,使自己能適應日 常生活需要。所以開始只
-
癌症患者的“氣功”秘方
練法:姿勢用自由站樁式,身體差者可用自由坐勢。兩腳與肩同寬,兩眼微閉,兩手自然下垂,全身放鬆,自然呼吸,排除雜念。鼓腮,舌在口中上下左右攪拌幾次,唾液滿口時分三口,隨意念緩慢進入食道區,同時意念“腫塊消失”,反復5~10分鐘。 患者
-
運動養生關於疲勞和癌症
勞累之所以會誘發癌症,是因為人的身體長年處於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狀態,免疫機能因此削減,使身體修補DNA的能力下降,罹患癌症幾率明顯提高。在最容易被累出的癌症中,淋巴瘤首當其衝,過度勞累導致血液透支,由於某種代償機制,淋巴系統自動調節補
-
瑜伽大笑都可防癌去病
在位於大阪市東澱川區的“關西大笑瑜伽俱樂部”,瑜伽練習每次持續約一個半小時,內容包括睜眼吐舌大笑的“獅子笑”和把手圍圈大笑的“蓮花笑”等10多種笑法,最後以冥想安神結束。 俱樂部負責人岩井誠說,人體本身並不能區別假笑與真笑。練習者間
2012-06-14 11 -
運動能預防癌症的奧妙何在
國外著名的運動醫學專家范阿肯教授,在對450名40歲以上堅持運動的人和450名不運動的人跟蹤調查8年後,發現長期堅持運動者比不運動者得癌率少90%,而且堅持運動的患病者其死亡率也比不運動的小得多。 運動能預防癌症的奧妙何在,研究認為
2012-06-15 15 -
人到中年,如何養生防老?
人到中年,身體機能開始減退,乃至老年,器官、肌肉漸漸萎縮,功能降低,免疫力下降疾病容易趁虛而至。要想使生命繼續保持蓬勃向上的健康狀態,就必須加以養護。在眾多決定人的健康壽命的因素中,有60%取決於自己。因此,養生就是自己掌控自己的壽命
-
運動對乳癌、肺癌有預防作用
當各種癌症病例多如牛毛,臺灣衛生署統計,從1982年以後,癌症一直高居十大死因的首位。臺灣每年有高達6萬3千人以上被診斷罹患癌症,平均每8分15秒新增一名癌症病患,病患與家屬都飽受煎熬折磨。 癌症是經過長期累積潛伏形成的慢性病,發生
-
細嚼慢嚥,可有效預防的癌症
據統計,40%的癌症和食物攝入有關,這是因為食物中的一些致癌物質在作祟,包括亞硝酸類化合物、化學合成劑、防腐劑等。這些物質被機體攝入後會刺激、促進細胞突變,從而帶來機體癌變。而阻擊這些壞物質,唾液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被認為是它們進
-
不同腫瘤如何選擇鍛煉項目?
癌症病人經過臨床綜合治療以後,需要增加營養,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儘快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對疾病的康復大有益處。對於鍛煉項目,不同腫瘤有不同的選擇,以下為常見腫瘤鍛煉項目的選擇。 (1)呼吸系統呼吸系統腫瘤主要是指肺癌。經過手術切除
-
鍛煉能提高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
研究證明,癌症病人的免疫功能比健康人要差得多。據測定,白血病病人血液中自然殺傷細胞(一種能殺傷癌細胞的免疫細胞)的活性還不到健康人的15%。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採取了多種方法來增強癌症病人的免疫功能,如使用藥物、加強營養、參加體育鍛煉
-
腫瘤病人可選擇哪些鍛煉項目?
腫瘤病人選擇鍛煉項目的特點 腫瘤病人為了增強身體抵抗力及手術後的功能恢復,應適當地參與一些鍛煉。而各種鍛煉項目有著不同的特點。 1)對抗性項目包括各種球類。其特點是鍛煉時容易思想集中,能提高鍛煉者的興趣,但不便掌握運動量。 2)
-
適當運動可助化療患者度過難關
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方法之一。此法結合放射治療、手術治療、免疫治療、中醫中藥治療等,使許多原本無法根治的腫瘤,有了被治癒的希望。但化療藥物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損傷正常細胞;在遏制腫瘤細胞毒素的同時,也有可能引起嚴重的
-
散步、釣魚、爬山——腫瘤患者運動選擇
可能有人認為,一旦患上腫瘤,需絕對臥床休息,打針吃藥,安逸少動,其實不儘然。腫瘤病人經受了手術、化療及放療之後,體能確實有明顯的下降。但若只採取長期臥床休息的方法,就可能出現肌肉萎縮、組織退化、臟器功能衰退。 因此,經受手術及放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