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配伍禁忌
含巴豆(包括巴豆霜)與含牽牛子的中成藥不可配伍使用。 含有巴豆(包括巴豆霜)的中成藥: 七珍丸、婦科通經丸、胃腸安丸和保赤散。 含有牽牛子的中成藥: 一撚金、大黃清胃丸、山楂化滯丸、小兒化食丸、開胸順氣丸、木香檳榔丸、檳榔四消丸(大蜜丸)
2017-03-07 9 -
女性有了皺紋怎麼辦 四招解決皺紋問題
導讀:皺紋一直是女性所煩惱的肌膚問題,三十歲後,女性就可能出現皺紋問題,魚尾紋尤其讓人煩惱,笑都不敢笑,怕別人看見皺紋。那麼皺紋真的不能去除,其實皺紋通過一些方法可以改善的。有了皺紋了好的心態也很重要,不要心情鬱悶,這樣反而加深皺紋,那
2017-03-07 12 -
妊娠服藥禁忌歌
芫斑水蛭及蟒蟲,烏頭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銀並巴豆,牛膝薏苡與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蟬蛻黃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牽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與通草,瞿麥乾薑桃仁通。 硇砂幹漆蟹爪甲,地膽茅根都失中。注:孕婦在妊娠期是不能隨意用藥的,一
2017-03-07 25 -
上班族女性 需警惕化妝病
核心提示:有些上班族女性,化妝必不可少,但是化妝卻可能帶來很多健康危害,OL應該怎樣應對呢? 眾所周知,長期化妝有害健康,不但可能造成皮炎等皮膚問題,還可能導致化妝品中毒,引發貧血、脫髮和內分泌失調,甚至致使胎兒畸形。 但是,化妝對於某
2017-03-07 14 -
甘草藥性雖平 不可濫用
甘草別名良多,而以國老獨著。李東垣稱其:“熱藥得之緩其熱,寒藥得之緩其寒,寒熱相雜者,用之得其平。”但臨床應用甘草也隨證有別。 配用雖廣 功有專長 有歇後語雲“藥裡甘草——百搭”,此言雖平,然指出其無所不伍之性,也隱含其無足輕重之意。若論
2017-03-07 9 -
中西藥物配伍禁忌
由於中藥的成分複雜,化學結構難以定性,因此,在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還存在中西藥物配伍禁忌的問題。常見的中西藥配伍禁忌主要可分為如下幾類。 降低療效或增加毒副作用 中藥四季青、黃藥子對肝臟有損害作用,如配伍四環素,除降低前二者的療效外,還可增加
2017-03-07 11 -
盤點:女人七種行為小心逼走心愛男人
第一 紅杏出牆 紅杏出牆無須解釋,男人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如此,結局當然是離婚。如果沒有孩子還好辦,一拍兩散就行了。有了孩子,兩個人就很麻煩了。湊合著過吧"?"生不如死,一刀兩斷吧,孩子又成了犧牲品。 曾經有朋友悄悄離婚了,離婚之後不向任何
2017-03-07 24 -
不宜合用抗生素的5類中藥
抗生素屬於應用比較廣泛的藥物之一,它與中藥合用時有很多講究,使用不當的話,會出現配伍禁忌,導致藥源性疾病,引起不良後果。 鞣質 含有鞣質的中藥不宜與很多種抗生素同服,如羥氨苄青黴素、紅黴素、氯黴素、林可黴素。因為鞣質是一種複雜的多元酚化合
2017-03-07 5 -
警惕中藥使用不當
不合理使用中藥也會引起有害反應,專家提醒公眾,在以下12種情況下,尤其要謹慎使用。 服用劑量不當 有些中藥含有有毒成分,如附子中含有烏頭堿,小劑量使用具有治療作用,劑量過大或使用不當就會引起中毒;有些中藥不含有毒成分,但過量服用也會引起中
2017-03-07 11 -
3種人不宜服六味地黃丸
大家都知道“六味地黃丸”是傳統的補腎中藥,但有三種體質的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黃丸: 一是沒有明顯腎陰虛的症狀者:腎陰虛表現為腰膝酸軟、煩熱、頭暈耳鳴等。六味地黃丸雖說有補腎的作用,即使健康者短時期吃了也不會有什麼副作用,但長期服用,很可能出
2017-03-07 9 -
中西藥配伍禁忌
目前,中西藥配伍用於治療疾病已經成為臨床治療的重要手段。專家介紹,配伍合理,則可取長補短,產生協同、增效的作用,且可減少藥物用量、毒副作用等。但若不合理用藥,則有可能降低藥效或加重藥品本身的毒副作用,加劇病情惡化。 常見中西藥配伍禁忌介紹
2017-03-07 8 -
服用中藥的飲食禁忌
服用中藥講究“忌口”。所謂“忌口”,是指治病服藥時的飲食禁忌。忌口是中醫治病的一個特點,忌口的目的,是避害就利、調攝飲食、充分發揮藥物的療效,歷來醫家對此十分重視,其有關內容也廣泛存在於《內經》等醫籍中。實踐證明,忌口是有一定道理並頗為講
2017-03-07 13 -
女人喝什麼茶 可以美容養顏了
核心提示:茶具有養生功效,對於女性朋友而言,茶在解渴之餘,還能幫助女性美容養顏。通過不同的搭配方法巧妙自製一些美容茶吧。 女人如茶,茶亦能滋潤女人。紅茶高貴典雅,綠茶天然清醇,奶茶溫柔纏綿,花茶清香委婉……躁熱夏季,更是離不開茶,若能在
2017-03-07 12 -
熟地黃雖好禁忌多
熟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經九蒸九曬炮製而成。性溫,味甘,入肝腎二經,有滋補腎陰、填精補血之功。雖然熟地黃是臨床頗為常用的一味滋補中藥,但仍有許多禁忌需要注意。 一、炮製煎煮不可見銅鐵器。 《雷公炮製藥性解》雲:“采得生地黃,去白皮,
2017-03-07 8 -
服中藥有忌口
服中藥時不要喝濃茶,因為茶葉裡含有鞣酸,與中藥同服時會影響人體對中藥中有效成分的吸收,減低療效。 服用中藥時不宜吃蘿蔔(服理氣化痰藥除外),因蘿蔔有消食、破氣等功效,特別是服用人參等滋補類中藥時,吃蘿蔔會降低補藥的效果,影響藥物的補益作用
2017-03-07 9 -
服用去火中藥不宜超一周
秋季相對乾燥的氣候會加重內火的蓄積,很多人會選擇儲備一些傳統的“下火藥”用以祛除內火。專家提醒,雖然都是上火,但“起火點”不同,其表現症狀也不一樣。如果不按照症狀盲目用藥去火,很可能造成“火上澆油”的局面,讓身體陷入更大的麻煩當中。 中醫
2017-03-07 61 -
教你小方法 體內垃圾清光光
如果不定期排毒,很多的問題都會找上門,比如說痘痘、暗沉、便秘等等。你知道該如何排毒嗎?哪些排毒方法能夠幫助女人把體內垃圾統統清除呢?哪些食物能夠幫助女人們排毒,擁有好膚色呢? 排毒方法 快步走助排毒 其實運動也是排毒的最重要方法之一,跑
2017-03-07 4 -
中藥膨大海切不能當茶飲
膨大海可以治療咽炎、扁桃體炎。但有人服用後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長期服用還會發生中毒反應。 中藥膨大海,為梧桐科落葉喬木膨大海的種子,味甘、淡、性涼。入脾、肺、腎經。功能:潤肺開音,清熱解毒。主治乾咳無痰、喉痛、音啞、目赤、牙齒痛等。由於膨
2017-03-07 19 -
中藥的用藥方法
中藥的用藥方法,一般泛指中藥應用的方法。中藥應用方法內容廣泛,一般包括中藥的給藥途徑、煎煮方法和服藥方法四個方面。 一、給藥途徑 給藥途徑亦是影響藥物療效的因素之一。在長期的用藥實踐中,我們的祖先創立了許多用藥方法。在給藥途徑方面,也積累
2017-03-07 8 -
藥引並非都是引經藥
藥引起源於何時尚未考證,至少在《傷寒雜病論》已經使用了,如桂枝湯中的薑棗即是使用藥引的典範,但當時以至後來很長一段時間並無藥引的概念。大面積使用藥引是在宋代,當時官方設立了“醫藥和劑局”和“惠民局”藥局的產生特別是第一部成藥典《太平惠民和
2017-03-0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