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主要以姿勢與肌張力異常、肌無力、不自主運動和共濟失調等為特徵, 常伴感覺、認知、交流、行為等障礙, 並可有癲癇發作。 患兒在治療過程中應活動肢體, 加強功能鍛煉。
1.行走鍛煉
腦癱患兒學走路的關鍵是學會移動身體重心, 並保持平衡, 家長先拉著患兒雙手逐漸走路, 然後過渡到拉一隻手, 直至患兒獨立走路。
2.上下樓梯
開始讓患兒一手扶欄杆, 一手拉大人手, 以維持平衡, 逐漸讓他脫離成人的支持, 靠自己的手臂和腿的力量, 兩步一個臺階, 上下樓梯。 熟練後或者年齡稍大者鼓勵其一步一個臺階,
3.拉物站起
家長拉腦癱兒一隻手, 使他從座位過度到雙腿為脆姿, 然後再讓他站起來。 孩子抓住小床欄杆時家長把雙手放在其腋下支撐站立, 逐漸減少幫助, 讓孩子學會保持平衡。
4.精細動作訓練
主要是訓練手與大腦的協調能力, 提高患兒動手能力和手的靈活性。 訓練方法主要有抓、捏、握物品或玩具, 要選擇適合小孩玩的物品, 由方形、長方形逐步過渡到圓形。 精細動作訓練可幫助患者手腦並用, 為日後上學讀書、提高生活能力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