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水腫是很多准媽媽常見現象之一。 多數准媽媽此時都被建議少吃鹽, 少喝水, 針對因子宮增大壓迫靜脈回流而導致的生理性水腫而言, 控鹽控水並沒有作用, 反而要保證正常的鹽及水攝入量。 孕期充足的水分可為胎盤提供足夠的迴圈量, 有利於胎兒的發育。
孕期水腫的幾大原因
1、內分泌變化所致。 此外, 孕期內分泌失調可致腎小管對鈉的吸收能力增強, 進而引發水腫。 內分泌失調還可致使體內組織中水分及鹽類滯留, 盆腔靜脈受壓、下肢靜脈回流受阻引發下肢水腫。
2、長時間站立或久坐不動。
3、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患有妊娠高血壓的孕婦, 其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 小動脈痙攣導致缺氧, 從而導致孕期浮腫。
4、鹽分攝入過多。 孕期飲食非常關鍵, 孕婦若攝取太多鹽分也會發生水腫。 鹽分中的鈉會使得人體內的水分出現滯留, 今兒導致水腫。 因此孕婦飲食應該清淡少鹽。
5、血液稀釋。 乳期血容量增加, 但紅細胞增加的幅度不如血漿增加幅度大, 血漿蛋白則沒什麼增加, 血液相對變稀, 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 水分移向組織間隙而水腫。
孕期要避免水腫首先要保證少鹽的飲食原則,
隨著妊娠的繼續, 睡眠應該選取左側臥姿勢, 並且保證雙腿保持一定的高度, 可避免壓迫到下肢靜脈, 並且加速血液回流, 起到避免及緩減孕期水腫作用。
水腫的應對與預防
1、有全身疾病的准媽媽應該積極治療。
2、治療全身疾病的同時改善營養, 增加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入, 以提高血漿中白蛋白含量, 改變膠體滲透壓, 才能將組織裡的水分帶回到血液中。
3、應減少食鹽及含鈉食品的進食量, 如少食鹹菜, 以減少水鈉瀦留。
4、還要增加臥床休息時間, 以使下肢回流改善, 腎血流量增加, 增加尿量, 減輕水腫。
5、准爸爸也可以幫助按摩, 這樣既可以通過按摩預防和消除水腫, 同時也可以增加雙方的感情。 但是准爸爸要記住按摩時要從小腿方向逐漸向上, 這樣才有助於血液返回心臟。
孕期水腫對母嬰的影響
1、輕度的妊娠水腫多對母嬰健康沒有影響, 但是中、重度的水腫多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聯繫密切。
2、患有妊娠期高血壓使母體各器官缺血、缺氧, 對母體和胎兒均有危害, 准媽媽可能併發心衰, 腎功能衰竭, 腦水腫, 腦溢血, 腦栓塞和凝血功能障礙等。
3、嚴重併發症甚至造成准媽媽及胎兒死亡, 並且會導致胎兒在宮內發育遲緩、窘迫、死胎、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