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癲癇病中醫治療方法——穴位埋線法(上)

癲癇病中醫治療有多種方法,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穴位埋線法。

穴位埋線法是將中醫經絡理論與現代醫學手段相結合, 將羊腸線埋在穴位內, 以起到長時間刺激穴位的目的, 通過穴位刺激, 使中樞神經系統和內分泌體液調節功能紊亂得以恢復。 其治療過程包含了針具刺激效應及埋線滲血的刺血效應, 以及羊腸線在穴位內長久的刺激作用, 對五臟六腑的功能進行調整, 從而扶正祛邪, 減少癲癇發作, 甚至從根本上治癒疾病, 符合《內經》“深納而久留, 以治頑疾”的思想。

診斷標準

1.主症:

①猝然僕倒,

不省人事;

②四肢抽搐, 項背強直;

③口吐涎沫, 牙關緊閉;

④目睛上視;

⑤瞳仁散大, 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

2.反復發作, 可自行緩解。

3.急性起病, 經救治多可恢復, 若日久頻發, 則可見健忘、癡呆等症。

4.病發前常有先兆症狀, 發病可有誘因。

5.腦電圖表現異常。

主症中有①、②、⑤, 並具備2、3兩項條件者, 結合先兆、誘因、腦電圖等方面的特點, 即可確定診斷。

證候診斷

風火上炎、痰熱閉竅:猝然昏僕, 四肢抽搐有力, 或有吼叫, 氣高息粗, 狂躁不安, 便秘尿赤, 舌紅苔黃膩, 脈滑數。

風動痰阻、濁邪上犯:猝然昏僕, 目睛上視, 口吐白沫, 手足抽搐, 喉中痰鳴, 舌質淡紅、苔白膩, 脈滑。

瘀血內停、清竅受阻:發則猝然昏僕, 顏面口唇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點, 脈弦或澀。

心脾兩虛、虛風動越:久癇不愈,

猝然昏僕, 神昏, 面色蒼白, 口吐白沫, 四肢抽搐無力, 口噤目閉, 二便自遺;舌質淡、苔白, 脈沉弱。

腎元不足、內風暗煽:猝然昏僕, 四肢逆冷, 肢搐無力, 手足蠕動, 舌質紅絳、少苔或無苔, 脈弦細。

適應證

年齡在15歲~65歲之間的原發性癲癇全面性發作者, 臨床表現為突發突止的全身強直、陣攣發作, 伴有意識喪失, 呼吸暫停和尿失禁, 1次發作達數分鐘, 部分患者發病初期可有先兆, 事後無記憶。 常規腦電圖或誘發試驗腦電圖可見癲癇波形。

禁忌證

1.診斷為繼發性癲癇者。

2.合併有嚴重心、肝、脾、肺、腎疾病、腦腫瘤及精神病患者。

3.有出血性疾病者。

中醫文化比較深奧晦澀, 通過以上介紹你瞭解了多少呢?希望這些內容對癲癇病患者有所幫助,

在此衷心祝願大家早日康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