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失神性癲癇中醫治療方法?

失神性癲癇中醫治療方法?在生活當中大家需要注意癲癇這種疾病的成長, 疾病的出現, 給患者的身體帶來的危害很多, 而且還會造成肌肉緊張, 這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腦部疾病, 大家需要注意癲癇的一些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就是其中的一種。

癇病在不同的病程階段, 在發作期和休止期, 不同的病人會有不同的病理變化。 因此中醫治癇以辨證論治為基本治則。 如明王肯堂所雲“所因不同, 治療亦異, 如驚者安神, 痰者吐之, 火者清神”。 癇症為患, 不外乎風、痰、火、瘀、虛, 病之初起和發作之時, 邪氣有餘, 多為風、痰、火、瘀標證,

當以治標為要。 癇證日久和在休止期, 應標本兼顧, 攻補兼施, 還應辨別病邪輕重緩急, 或以熄風清熱化痰為重, 或以活血平肝, 滋補肝腎為重。 至於癇病日久, 正氣虧乏, 虛象明顯者, 則應以培元扶正為重。

對癲癇病的治療要中西醫辨病辨證的結合, 不同的癇證其臨床表現不同, 疾病轉歸有別, 應知犯何逆, 隨證治之, 這樣會更切合病情, 減少失誤, 提高療效。 清李用粹《證治匯補癇病》指出“陽癇痰熱客於心胃, 聞驚而作, 若痰熱甚者, 雖不聞驚亦作矣, 宜用寒涼;陰癇亦本乎痰熱, 因用寒涼太過, 損傷脾胃而成陰癇, 法當燥濕溫補祛痰”。 在明魯伯嗣《嬰童百問驚癇》中也有相關記載, 認為陽癇, 多為初發, 治以熄風滌痰瀉火為主;癇證病久,

多屬陰癇, 以調補臟腑氣血為主。 在中醫辨證治療上, 我的體會是應該在確立中醫病名診斷的基礎上, 重視證類診斷, 而諸如胎癇等的病類診斷僅是對多種類似證類的一個概括, 對指導治療極不全面。 證類診斷是最基本的診斷, 要辨證出病性、病位、病勢和病機轉化。 同時一定要結合西醫診斷和分類。

溫馨提醒:由於癲癇是慢性病, 病程相當長, 在確定治療方案並取得效果之後, 不要隨意更改, 服藥時間、服藥方法、服量都要固定。 當然若治療無效或病情發生變化, 還需要隨證變化治療方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