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黃芪桂枝五物湯

黃芪桂枝五物湯--處方來源《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治》

【組成】黃芪、桂枝、芍藥各9克, 生薑18克, 大棗4枚

【方訣】黃芪桂枝五物湯, 芍藥大棗與生薑;四肢麻木面無華, 溫經通陽此方良。

【功效】益氣溫經, 和血通痹。

【主治】血痹。 症見肌膚麻木不仁, 脈微澀而緊。

【方解】血痹證由素本“骨弱肌膚盛”, 勞而汗出, 腠理開, 受微風, 邪遂客於血脈, 致肌膚麻木不仁, 狀如風痹, 但無痛, 是與風痹之區別, 而脈微澀兼緊, 說明邪滯血脈, 凝澀不通。 《素問·痹論》說:“營氣虛, 則不仁。 ”故以益氣溫經, 和血通痹而立法。 方中黃芪為君, 甘溫益氣, 補在表之衛氣。

桂枝散風寒而溫經通痹, 與黃芪配伍, 益氣溫陽, 和血通經。 桂枝得黃芪益氣而振奮衛陽;黃芪得桂枝, 固表而不致留邪。 芍藥養血和營而通血痹, 與桂枝合用, 調營衛而和表裡, 兩藥為臣。 生薑辛溫, 疏散風邪, 以助桂枝之力;大棗甘溫, 養血益氣, 以資黃芪、芍藥之功;與生薑為伍, 又能和營衛, 調諸藥, 以為佐使。 方藥五味, 配伍精當, 共奏益氣溫經, 和血通痹之效。

【臨床運用】本方主治血痹亦可治療風痹。 適當加減可治療肩周炎、末梢神經炎、坐骨神經痛、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風後遺症等疾患。 有報導以本方加牛膝、紅花、木瓜和天麻等治療末梢神經炎;加當歸、白芷、細辛、威靈仙等治療面神經麻痹;加羊肉250克煎湯並加雞血藤、當歸等治療產後身痛;加黨參、白術、赤芍、川芎等治療肢端麻木;加全蟲、地龍、蜈蚣、細辛等治療橈神經損傷;加炙乳香、沒藥、牛膝、紅花、當歸、水蛭等治療脫疽;加骨碎補、當歸、續斷、杜仲等治療痛痹;合烏頭湯化裁治療坐骨神經痛均證明有滿意療效。

【提示】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鎮痛、鎮靜、擴血管、增強機體免疫力等作用。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