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呆在現在也經常被用來形容某人在反應力方面比較遲緩,經常與笨視為同義,是略帶寵愛的一種表達對某人遲鈍表現的形容.此病是在智慧已獲得相當發展之後,由於腦部病損引起的繼發性智慧減退,可由各種器質性因素所致.年齡不滿18歲不診斷癡呆.
癡呆的機理 癡呆與腦部器質性疾病有關,病變的部位不同,其臨床表現也有差異,但以額葉、顳葉、邊緣系統以及第三腦室等聯合纖維集聚的部位損害時容易發生智慧減退.腦變性病可造成大腦萎縮,神經細胞減少、缺失、變性、壞死,有些神經細胞皺縮,星形膠質細胞特殊肥大,增殖與變性,有些神經細胞
內神經原纖維纏結和顆粒空泡變性,其改變多以海馬、杏仁區、紋狀體部位較顯著,這些部位與記憶、情緒等有直接關係.某些軀體疾病可使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中間代謝產物大量蓄積,腦血流障礙,還可使腦組織長期處於缺氧狀態,造成腦細胞變性、軟化、壞死或呈點狀出血,導致腦機能障礙.
某些微生物毒素浸及腦細胞也可引起腦機能改變.維生素缺乏可引起腦細胞碳水化合物代謝障礙,腦外傷可使腦結構發生改變,腦部腫瘤可直接對腦組織刺激與破壞,腦外傷可使腦結構發生改變,腦部腫瘤可直接對腦組織刺激與破壞,還可對鄰近與遠處腦組織造成機能性壓迫與移位,也可引起腦血液與腦脊液迴圈障礙,使腦細胞變性、壞死等.某些中毒性疾病可使大腦皮質下灰質蒼白球等處產生軟化、壞死,導致大腦機能障礙,引起智慧減退.某些疾病除引起上述改變外,尚可引起一些神經遞質的改變,造成兒茶酚胺、乙醯膽鹼、γ-氨基丁酸及腦肽的減少,這些物質與記憶、情緒、思維、行為等均有直接關係,這些物質的減少,可出現情緒、思維、行為、記憶等方面的障礙,而出現癡呆.
癡呆的病因
1.腦變性病:某些皮質、皮質下疾病可引起癡呆,常見病因有阿爾采木氏病,匹克氏病,Huntington's病,Parkinson's病,肝豆狀核變性,皮質-紋狀體-脊髓聯合變性等.
2.腦血管病:不同部位的腦血管疾病可引起癡呆,如多發梗塞性癡呆,頸動脈閉塞、皮層下動脈硬化性腦病,血栓性血管炎等.
3.代謝性疾病:一些代謝性疾病影響腦的功能,造成癡呆,如粘液水腫,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或減退,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肝豆狀核變性,尿毒癥,慢性肝功能不全等.
4.顱內感染:顱內感染導致腦實質及腦功能改變,導致癡呆,如各種腦炎,神經梅毒,各種腦膜炎,庫魯病等.
5.顱內占位性病變:腫瘤、硬膜下血腫可致結構及腦功能改變,引起癡呆.
6.低氧和缺氧血症:包括缺血性,缺氧性,淤滯性和組織中毒性等各類低氧血症.
7.營養缺乏性腦病:硫胺缺乏性腦病,糙皮病,維生素B12及葉酸缺乏症等.
8.中毒性疾病:常見於一氧化碳中毒,鉛、汞等中毒,有機物中毒等.
9.顱腦外傷:頭部的開放性或閉合性外傷,拳擊員癡呆等.
10.其他:正常壓力腦積水,類肉瘤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