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內心裡都住著長不大的小孩, 這當然不是真的“小孩”, 而是心理上的“小孩”。 那部分的你仍然認為自己天真年幼, 用已有的經驗處理眼下的事, 讓你在先前形成的世界觀以及年少敏感時期對其他人抱有的期望的基礎上做出選擇。
然而與這些“小孩”接觸卻不總是糟糕的, 相反, 在任何年紀都能像孩童般玩耍和冒險是一種妙不可言的特質。 但你的潛意識在處理一些無趣卻不得不面對的事情時, 這就可能是另一種情況了。
如果你的父母不是百分之一百的完美家長(事實上百分之九十九的父母都不可能是),
嘗試這個簡單快速的測試方法:矛盾產生時, 撇開眼前的實際狀況, 問自己那種感覺是否似曾相識。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再回想一下自己第一次經歷那種感覺是在什麼時候。
另外一條線索是, 注意一下自己是否每次不管是戀愛還與不同的人交往時, 都陷入了一種熟悉的行為怪圈。 尤其注意觀察自己是否喜歡使用“你總是”, “你從來都不”這樣的句子。 因為這確實不是個好習慣, 這樣說話摻雜了過多的過往不滿情緒在裡面。 而從另一方面考慮, 卻也為你找出自己的核心問題根源提供了線索。
當然,
逝去的戀愛
嚴格來說, 這可能跟你的父母沒有任何關係, 也怪不上第一個第二個或第三個傷你心的蠢蛋。 重點是你要弄清楚, 你正在面臨的問題是真的出在你們兩個人身上, 還是完全是其他的人埋下的伏筆激化的結果?
當矛盾激化時, 儘量去潛意識裡尋找隱藏的深層次原因以確保你們確實處在“兩個人的問題”上,
如果你和你的戀人足夠理智一起分享這些發現, 不要用“知道為什麼我討厭你嗎?因為你就像其他的女人(男人)一樣!”這樣的語氣, 而是“我覺得我們的問題不僅僅出在現在事情上, 而可能是因為…”這樣的方式。 但如果這種想法讓你想吐, 那麼我建議你不要嘗試了, 自己或讓朋友陪著回到最開始的問題, 或者去看醫生吧。
如果你能在彼時彼刻很清醒地關於純粹的“二人問題”做出努力, 你會發現處理一切分歧都變得簡單快速了, 剩下的就準備美美地享受甜蜜的愛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