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科學家1日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說, 女性30多歲前若經常接觸合成纖維和某些石油副產品, 停經後患乳腺癌幾率將增高至少兩倍。
英國醫學專家建議, 女性應定期接受乳腺掃描檢查, 及時發現病情儘早治療。
乳腺“殺手”
加拿大蒙特利爾職業健康研究學院研究人員查看1169名女性健康記錄, 研究某些化學品與乳腺癌發病率是否存在聯繫。
研究人員把這些女性分為兩組對比研究。 第一組556名女性, 均在1996年至1997年間確診患上乳腺癌。 確診時, 她們年齡在50至75歲之間, 已過絕經期。 第二組613名女性則在同期確診患上其他癌症。
一個由化學家和工業衛生研究人員組成的專家小組對比了兩組女性在職業生涯中接觸化學品的種類和程度。
研究發現, 除已知乳腺癌誘發因素外, 紡織廠等地某些常見化學物與乳腺癌發病有一定關聯。 工作中長期接觸人造纖維、尼龍纖維和多環芳烴的女性患乳腺癌幾率是其他女性的3倍。 其中, 人造纖維可謂“最毒殺手”, 長期接觸這種物質的女性患乳腺癌幾率增高6倍。
從年齡看, 女性接觸這類化學品患乳腺癌風險最高時段為36歲以前。 研究人員認為, 這是因為乳腺組織細胞那時仍然活躍, 對有毒物質更加敏感。
質疑聲音
一些乳腺癌研究專家說, 這類研究得出的資料和結論可能出於偶然,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職業和環境醫學教授大衛·科根說:“這類研究中, 一些結論和聯繫往往在偶然情況下得出。 如果沒有其他研究得出更讓人信服的論據支持, 這個研究結果恐怕無足輕重。 ”
對於這種質疑, 蒙特利爾職業健康研究學院研究人員回應說, 他們承認研究結果可能出於偶然, 並非定論, 但這與先前一項研究結論相符。 那項研究顯示, 女性40歲之前乳腺組織對有毒物質更為敏感。
研究人員同時指出, 一些發達國家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增高, 除了可能與接觸有毒化學品相關, 還可能與確診時間更早和酗酒比例升高有關。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多發癌症之一。 所有女性癌症患者中, 大約16%患這種病。
掃描保命
另一項乳腺癌相關研究中, 研究人員建議女性定期接受乳腺掃描檢查, 從而及早發現病情接受治療, 免遭癌症奪命。
英國倫敦大學研究人員斯蒂芬·達菲和同事研究發現, 雖然乳腺掃描檢查飽受爭議, 但總體來說利大於弊。
“很不幸, 我們眼下尚沒有無可挑剔的掃描檢查。 一些病例本來不需要接受治療, ”達菲說, “但每出現一個這樣(無需治療)病例, 就會同時有兩名女性因及時發現病情而保住性命。 ”
英國癌症研究基金會癌症資訊部門負責人萊斯莉·沃克說, 這項研究表明, 乳腺掃描檢查能挽救生命。 女性可通過掃描得到有用資訊, 與醫生討論如何治療。
沃克說:“這類討論是一種常規做法, 能幫助女性作出有益她們的正確選擇。 所以, ‘過度診斷’不應成為不願接受掃描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