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攝入質優的蛋白質
腎衰竭患者, 需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量, 以減輕腎臟之負擔, 但如果吃的大少, 則消耗身體的肌肉及內臟組織, 所以必須吃正確且足夠“量”及“質”的蛋白質, 量宜每天每公斤體重1~1.2克, 攝取質優生理價值高的動物性蛋白質食物, 如:鮮奶、蛋類、肉類。 因植物性蛋白質在體內的利用率較低, 代謝後產生較多含氮廢物, 所以不可任意食用, 如:豆類, 豆類製品, 麵筋製品, 核果類等。 素食者由於黃豆製品及穀類食品所含的必需胺基酸不夠齊全, 為了健全素食者的蛋白質利用率, 這些食物須一起搭配食用,
二、攝取足夠的熱量
在限制蛋白質攝取時, 為了避免熱量攝取的不足, 會增加含氮廢物之產生, 可多食用熱量高而蛋白質極低的食物來補充。 植物油、低蛋白澱粉及糖類, 以製作各種可口點心, 其熱量的攝取以每天每公斤體重30~40大卡, 以免體重減輕過甚。
三、小心水份的控制
當腎臟衰竭且排尿減少時, 水份會累積在體內, 心臟血管系統的負荷增加, 會沒有活力、全身水腫、體重增加、咳嗽、躺下來呼吸急促、血比容降低, 而且併發高血壓、心臟衰竭、心包膜炎, 且透析中因脫水過劇, 易發生頭痛、嗯心、嘔吐、肌肉抽筋等不平衡症候群。 每日體重的增加以不超過一公斤為限,
四、注意鹽份的控制
腎衰竭時無法排出水份、鹽份, 容易引起水腫和加重高血壓。 患者一天不應食用超過5克的鹽。 1克鹽=6/5茶羹醬油=1茶羹味精, 故上述調味料含有鹽分不要隨意添加;可以改用糖、蔥、薑、蒜等來提升口味。 患者也應限制攝食高鈉食品, 如加工罐頭、醃薰制品、醬萊、泡菜、鹹菜及速食品。 若胃口不佳, 不需要鹽份限制, 以吃得下有營養為前題, 等到胃口好了, 有足夠營養之後再限制鈉的攝取。
五、提防鉀離子過高
因鉀離子無法由嚴重損壞的腎臟排出, 會引起"高鉀血症", 可能造成手指麻木、疲倦、四肢無力、胸口悶、舌頭僵硬、說話困難, 失去知覺、嚴重時心律不整或心臟停止。
高血鉀症的原因包括:1、透析不足; 2、沒有食欲;3、便秘; 4、攝取高鉀食物、高鉀蔬菜, 可先去皮切小塊, 應用大量清水煮3~5分鐘撈起, 再以油拌或炒;咖啡、茶、雞精及中藥汁的含鉀量高, 會造成高鉀血症。
高鉀蔬菜:綠葉蔬菜、菇類、紫菜、海帶、胡蘿蔔、馬鈴薯。
高鉀水果:香蕉、番茄、棗子、橘子、柳丁、芒果、柿子、香瓜、葡萄柚、楊桃, 建議每次以一種水果為主, 份量約1/6為宜。
低鉀水果:鳳梨、木瓜、西瓜、水梨、草莓、檸檬等, 但也不宜吃大量。
六、維持鈣磷的平衡
鈣與磷是體內重要的礦物質, 二者可維持骨骼與牙齒的良好生長, 並使神經肌肉能夠正常運作。 鈣不足時, 須多食牛奶、鈣片及維生素D, 這也能夠減少續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的發生。 磷普遍存在於所有含蛋白質的食物中, 若要有充份的營養攝取, 又要減少體內對磷的吸收, 請在進食時同時咬碎服用氫氧化鋁、碳酸鈣等磷結合劑以結合食物中的磷。 注意高磷食物:全麥穀類及製品、內臟類、核果類及醬製品、巧克力、蛋黃、牛奶、乳製品等的攝取。
七、少食用“含鋁及嘌呤”食物, 避免鋁中毒及痛風。
高鋁飲食:1、茶葉;2、乳酪; 3、泡茶;4、發糕;5、以鋁制容器煮食。
高嘌呤飲食:1、肉汁;2、扁豆; 3、濃肉湯;4、瘦肉、鴨肉; 5、腦類;6、蘑菇; 7、內臟;8、沙丁魚; 9、鰻魚類;10、蘆筍。 11、慢性腎炎;飲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