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跑步是最實在和簡單的體育健身運動, 但是不能因為其簡單就不注意, 跑步健身很多錯誤還是要避免。 那麼跑步誤區有哪些?跑步健身法則是什麼?
一、買錯鞋子
每個人的腳都不同, 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鞋子, 你應要心業跑鞋店裡, 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選購適合你腳型的鞋子, 不適合的鞋子往往會讓腿受傷。
二、跑步太重太快
跑步由許多的蹬踏地板重擊組成, 因此必須用緩慢的節奏步伐起步, 再逐漸發力, 逐漸來提升。 如一開始就太重太快往往會引發酸痛與傷病。
三、做超過自身體能的鍛煉
你是否覺得別人訓練計畫也適合自己, 其實不然。 你要正視自身的情況來鍛煉, 如慢跑要周而復始, 只有建立好基礎才能逐步增加鍛煉內容。
四、過分注重跑步姿勢
不慶擔心跑步時看起來如何, 只要跑出去就行。 有人強調要注意正確姿勢, 如你強行改變自己的跑步姿勢, 反而會使自己跑步姿勢變得不自然。
五、成為手錶的“奴隸”
許多人往往很在意時間、距離及速度等因素, 但健身專家表示, 跑步時不要戴手錶。 讓跑步成為一種樂趣, 如你不斷看手錶, 記憶享受, 反而可能鍛煉過度, 累垮身體。
跑步健身的原則
凡是參加健身跑步的人, 都應注意堅持經常和循序漸進, 特別要注意控制運動量。 此外, 必須學會“自我控制”, 這點尤為重要。
因為有時跑步的願望會突然消失, 這就需要將“不能跑”還是“不想跑”加以區分。 當然, 如果有病時絕對不要跑步, 而在其他情況下則應克服“惰性”, 堅持鍛煉。
在鍛煉初期, 跑步的速度以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為限度, 跑完的距離以沒有吃力的感覺為宜。 跑步後可能出現下肢肌肉疼痛, 這是正常反應, 堅持鍛煉幾天後這種現象就會消失。
為確定自己鍛煉水準的等級, 參加跑步鍛煉三至四個月後可進行一些測驗, 測驗時以12分鐘跑完的距離為計算等級的起點。
30-39歲年齡組的人, 12分鐘跑完的距離達不到1.5-1.8公里, 說明鍛煉水準較差;如能達到1.8-2.6公里, 說明鍛煉水準為良好;如能超過2.6公里, 即達到優秀鍛煉水準。
40-47歲年齡組的人, 鍛煉水準較差者每12分鐘跑完的距離為1.6公里以內;良好者為1.7-2.4公里;優秀者為2.5公里以上。
50歲以上較差、良好和優秀者每12分鐘跑完的距離則分雖為1.5公里以內、1.6-2.4公里和2.5公里以上。
不要幻想在短期內取得理想結果, 只有經常鍛煉才會提高鍛煉水準。 如果一周只跑一次, 跑的距離再長也沒有多少益處。 因為在中斷跑步的六天裡, 身體組織已將跑步帶來的好處消耗得一乾二淨。
因此, 一周內跑步不得少於三次。 平常缺乏鍛煉的人, 一旦決心開始經常性鍛煉後, 往往運動過量, 這樣會導致不良後果。 在體育鍛煉上應當循序漸進, 每天應在日記中記錄以下諸項:
1、鍛煉的性質、內容、持續的日期和每次鍛煉所用的時間;
2、鍛煉前、鍛煉時和鍛煉後的自我感覺;
3、食欲和睡眠狀況;
4、有無繼續參加鍛煉的願望;
5、脈搏跳動情況。
根據上述記錄不難分析出運動量的大小並及時對鍛煉進行必要的調整。 一般來說, 跑步5分鐘後脈搏跳動不應超過120次/分, 跑步10分鐘後脈搏跳動不應超過100次/分。 如果脈率過速, 必須減少運動量。
總結:鞋子對於跑步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選錯鞋子可以有致命的傷害。 那麼, 以上小編準備的健身禁忌教你的如何跑步健身來學習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