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將換下的髒衣服, 牙刷、毛巾, 備用的浴巾、衛生紙、衛生巾統統放在衛生間。
2、馬桶邊的紙簍存積廢棄物。
3、衛生間裡的抹布一塊用到底。
4、衛生間裡很少消毒。
5、清潔衛生間的程式有誤。
如何還衛生間一個乾淨環境:
給這些物品“安個新家”
有些人習慣將換下來的髒衣服, 備用的乾淨浴巾、衛生紙、衛生巾等都放在衛生間內。 其實, 衛生間裡濕度和溫度都相對比較高, 在這種環境裡, 這些物品極易受到有害細菌的侵擾。 所以, 衛生專家建議:常用衛生用品應該隨用隨放, 或放在通風的儲藏間裡;髒衣服則歸納進儲物箱待洗;如果衛生間是套間最好,
及時清除衛生間的垃圾
不少家庭會在馬桶邊習慣性地放一個廢紙簍, 有時廢棄物一積就是幾天, 這樣做就會為病毒和細菌的繁殖創造有利條件, 給健康帶來隱患。 因此, 一般的紙製品, 可放入抽水馬桶沖掉;一些難以沖掉的衛生用品, 可像賓館那樣自備一些方便袋, 隨時帶出, 投進垃圾箱;若在衛生間放了紙簍, 紙簍也應有蓋子, 並當天倒掉裡面的廢棄物。
避免抹布造成交叉污染
用抹布清潔衛生間, 看起來似乎很講究衛生, 但如果這塊抹布哪裡都擦, 可就不衛生了。
定期進行衛生間消毒
清掃或清洗是利用物理、機械的方式去除物品表面的塵垢和污漬, 而不能消除、殺滅病原微生物。 只有使用消毒劑對衛生間進行定期消毒, 才能減少衛生間污染。 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消毒劑品種很多, 一般家庭可選用含氯消毒劑清潔衛生間。 含氯消毒劑殺菌效果好, 對各種病原微生物均有較強的殺滅作用(包括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而且經濟實惠。
清潔衛生間的正確程式
首先清潔相對乾淨的部位, 如洗臉池、檯面, 再清潔浴缸, 然後是便桶或便坑, 最後做地面清掃。 清潔便桶時, 要先清潔便座, 然後是便池外側面、便池內側面。 清潔地面時, 也應是由內向外清潔。 如果不按上述順序做清潔, 就會造成“污染物搬家”, 使污染擴散。
99熱心醫生溫馨提示:衛生間環境還應該保證通風、防潮, 避免細菌、真菌滋生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