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孩子為什麼會“沒大沒小”?

現在的小孩, 從小就在爸爸媽媽的寵愛中成長, 可是隨著孩子慢慢懂事了, 父母卻發現他們越來越沒大沒小了, 常常對長輩大吼大叫, 怎麼說也不聽, 有時候還會頂嘴。 孩子出現這樣的壞習慣, 很多人覺得沒什麼, 等孩子長大了, 懂事理了自然而然就會變得有禮貌。 其實不然, 如果爸媽沒有及時糾正孩子沒大沒小的壞習慣, 他們就會覺得這樣做是沒有錯的, 反而會越來越沒禮貌, 甚至不止是對爸爸媽媽, 對家裡的客人、幼稚園的老師都會這樣沒大沒小。 這樣時間久了, 可是會養成孩子霸道、不講理的個性哦。

這可怎麼辦呀?小編為您解析造成孩子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 告訴您如何教導孩子成為有禮貌、人見人愛的小天使吧!

小編解析:通常孩子會出現沒大沒小的行為的原因有很多種:

孩子出現“沒大沒小”的壞習慣, 爸爸媽媽可先不要太著急地打罵、教育他, 因為小孩出現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有很多種, 家長要先冷靜分析, 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好好地教導孩子呀!

孩子沒大沒小原因一:孩子跟爸爸媽媽意見不同

三歲以上的孩子剛開始形成自我意識, 有了他自己的立場就特別喜歡表現給別人看, 所以當他跟爸爸媽媽有不同意見的時候, 他就會跟爸爸媽媽爭論起來, 而且還會以命令的口氣讓爸爸媽媽要接受自己的想法。

比如孩子邊吃飯邊玩小汽車, 爸爸把他的玩具收走了, 讓他要認真吃飯, 可是孩子可能會覺得“我又沒有不吃飯, 怎麼可以沒收我的玩具呢?”他覺得爸爸做的不對, 就會大吵大鬧說“我就是要邊吃飯邊玩, 把小汽車還給我啦!”

孩子沒大沒小原因二:挑戰大人的權威

當爸爸媽媽要求孩子做事時, 如果語氣太嚴肅, 開始懂事的孩子反而會覺得反感, 不喜歡被爸媽命令, 就會用不禮貌的口氣頂撞爸媽。 其實這時候孩子可能是想引起你的注意, 表達他的不高興, 用不禮貌的行為來挑戰您的權威。 就想4歲的明明正高高興興地看動畫片, 媽媽突然把電視關了, 命令他“現在你要做作業了, 還看電視!”這時候明明會覺得媽媽太霸道了,

會大聲地頂撞媽媽:“我動畫片還沒看完呢, 為什麼一定要我寫作業!”

孩子沒大沒小原因三:屬於心直口快

有時候, 孩子沒大沒小也是出於無意, 可能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沒有禮貌, 會讓人覺得不舒服呢。 出現這種情況, 除了是出於他自己的個性外, 也有可能是他常常看到爸爸媽媽也是這樣相互大喊大叫, 長期耳濡目染而形成的壞習慣。 如果爸爸媽媽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鬥嘴, 一開始他可能會覺得疑惑, 但是爸爸媽媽幾乎每天都這麼做, 那麼慢慢的他就會以為這是正常的說話方式, 自己也會學著爸爸媽媽的口氣說話了。

小編支招:孩子出現沒大沒小的行為, 爸媽應該如何教導他變得有禮貌呢?

讓孩子變得有禮貌的方法一:告訴孩子要用正確表達方式

當孩子不禮貌地頂撞, 對爸爸媽媽大喊大叫的時候, 爸媽應該先保持冷靜, 耐心地告訴他應該如何禮貌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比如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坐在身邊, 然後用緩和一點的語氣告訴他“寶寶如果有跟爸爸媽媽不一樣的想法可以說出來, 不用能這樣大喊大叫, 這樣可是不講禮貌的行為呀!”這樣冷靜的處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減少親子間情緒衝突哦。

讓孩子變得有禮貌的方法二:先隔離冷靜一下

如果孩子是用想用他的沒大沒小來引爸媽的注意, 表達自己的不滿, 爸爸媽媽可先不要跟他“吵架”, 可以先讓他一個人獨處一下, 等他情緒冷靜下來,

再用講故事的方式讓他知道自己這樣做是錯誤的。 比如媽媽可以跟孩子說:“寶寶想一想, 如果其他小朋友像寶寶一樣, 對著寶寶大吼大叫, 寶寶會不會覺得很難受, 就不跟他玩了呢?”從小就教導孩子換位思考, 不僅可以讓他改正沒大沒小的壞習慣, 還能讓他在小朋友中更加受歡迎呢。

讓孩子變得有禮貌的方法三:做孩子的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孩子很容易有樣學樣, 如果看到爸媽經常相互大喊大叫, 慢慢的他也會模仿這種行為, 所以在孩子面前, 爸媽要做好榜樣, 比如遇到長輩或朋友都要問好、經常對人說“謝謝、對不起”、不在孩子面前大喊大叫等等, 孩子有了良好的學習模範, 害怕他學壞嗎?

爸爸媽媽除了自己要做到禮貌待人之外, 也要常常跟孩子教導孩子,跟他說“小孩子要有禮貌、守規矩,要尊重別人,不能對長輩大喊大叫,這樣大家才會喜歡你呀!”慢慢地用自己的言行對孩子耳濡目染,相信孩子不僅能改正沒大沒小的壞習慣,還會變成人見人愛的小天使呢!

也要常常跟孩子教導孩子,跟他說“小孩子要有禮貌、守規矩,要尊重別人,不能對長輩大喊大叫,這樣大家才會喜歡你呀!”慢慢地用自己的言行對孩子耳濡目染,相信孩子不僅能改正沒大沒小的壞習慣,還會變成人見人愛的小天使呢!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