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立秋養生

1. 男士:

(1)正確看待“秋乏”

當夏天的炎熱漸漸散去, 秋天悄然而至。 此時人們開始覺得精力不濟, 疲憊困倦。 這是因為人的身體在初秋會進入自我休整的階段, 即“秋乏”。

作為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秋乏是人體由於夏季過度消耗而進行的自我補償, 同時也是機體為了適應金秋的氣候而進行的自我修整, 它能使機體內外的環境達到平衡, 是一種保護性的反應。

“秋乏”可以通過逐漸適應和調節來消除, 不用擔心它會影響正常的生活。 但需要注意的是, 為了補充夏天消耗的能量, 此時要適時攝取營養, 同時通過適當的運動來順應氣候的變化,

增強身體的適應能力。

關鍵在於保持規律的作息。 最好晚上10點鐘前入睡, 中午補個小眠, 從而讓秋乏得以緩解。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 夜間0~4時是各個器官功能降到最低的時刻, 而中午12~13時是交感神經最為困乏的時刻, 因此在這兩個時段裡, 應該儘量保持休息狀態。

(2)冷水浴健身, 從秋天開始

冷水浴又被稱之為“不流汗的血管體操”, 它可以使神經系統的反應更為靈敏, 促進血液迴圈。 秋天人的體溫和大氣的溫度以及水溫相近, 冷水浴不會對人體產生較強的刺激, 十分適合此時進行。

冷水浴健身必須遵循漸進。 包括季節上, “有秋入冬”, 淋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 水溫調節“由高到低”, 淋浴時間“由短漸長”等。

冷水浴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頭面浴, 指的是用冷水對頭和臉部進行清洗;第二種是擦浴, 指的是用冷水將毛巾浸濕, 輕輕擦拭全身, 但不要持續過長時間;第三種是淋浴, 將水溫漸漸調低, 時間控制在10分鐘(冬天5分鐘)之內, 淋雨之後擦乾身體, 選擇寬鬆的衣物穿上, 用兩手摩擦關節, 以防止關節炎。

雖然冷水浴對人體有諸多益處, 但並不適合每一個人。 重度高血壓、冠心病、風濕病、坐骨神經痛等患者不宜通過冷水浴進行鍛煉, 兒童和年齡較高的人在進行這項鍛煉時也應多加注意。 在空腹時, 酒足飯飽之後, 或者身體困乏之時都不適合從事這項鍛煉, 另外, 在感冒發燒時、支氣管發作時也要暫停此項鍛煉。

2.女士:

(1)初秋養生,

養陰為上

立秋預示著收穫時節的來臨, 天氣漸漸轉涼。 劇傳統中醫研究表明, 金秋時節陰氣逐漸滋長, 而陽氣慢慢收斂。 由於肺部受到燥氣的侵襲, 會造成體內津液的損傷, 如果可以按照四時的變化規律而養護陰氣, 就能夠使得陽氣有所收斂而不至於散失, 從而保證氣血的迴圈暢通, 保證生命機能的順利運行。 因此, 若要在秋季保持身體的健康, 應該著重養護陰氣。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 陰氣分為兩種, 一種是病理性的, 這種陰氣是無用之物, 應該排出體外;另一種是生理性的, 這種陰氣是人體不可或缺的。 作為陽氣的根基, 陽氣倘若不足則會連帶影響陽氣的聚集, 因此在秋冬兩季對陰氣進行養護, 有利於為春夏兩季陽氣生髮打好基礎。

剛入秋時應該選擇口味清淡、潤肺養血的食物, 以養護陰氣。 年紀較長、胃腸比較脆弱的人, 可以在早上喝點粥, 既易於消化, 也可以益骨生津。 另外要注意適時補充水分, 服用一些富含維生素的藥物或者西洋參、沙參、麥冬、百合、杏仁、川貝、膨大海等清熱祛痰、滋陰益氣的中藥。

(2)潤肺除秋燥

《難經》中說:“其實人之根本也。 ”民間也有“人活一口氣”的說法, 可見氣對人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由於“肺主一身之氣”, 肺部可以幫助機體聚合自然界中的氣, 所以肺部的運行於氣具有相當大的關聯。 肺比較脆弱寒氣入侵肺部會損傷人體的陽氣, 而燥熱則會侵害肺部的陰液, 多種肺病均可能由此而生。

初秋時節, 天氣燥熱,

口腔和鼻孔就是燥氣侵入肺部的突破口。 倘若侵入肺部的燥氣不能及時化解, 則會影響肺部的功能, 使肺部的陰氣受到損害, 並造成發熱、發冷、頭痛、少汗無汗、口乾舌燥、脈浮等症狀。 而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肺心病等慢性病的人, 還有體質較弱、年紀較大或者大病初愈的人更應該注意。

初秋可多吃一些滋陰養肺、祛燥補氣的食品來預防體內的陰氣缺失, 還應該保持平和、愉悅的心態。 中醫認為, 人的各種情緒都會通過影響氣機而引發各種病症, 其中當人感到悲傷的時候, 對肺部的傷害最為嚴重。 在秋季要適當增強運動, 這樣可以調養肺氣、提高呼吸系統的機能, 還能增強免疫力, 提高身體各種器官抵禦寒冷能力。

3. 老人:

需要在精神上認識到,雖然秋天的燥氣會對人體造成損傷,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對其加以防治的。通過練習靜坐、閉目養神等方式來調節氣息、消除焦躁、平和心境、養護心氣,便能讓身體更好的適應乾燥的秋季。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寧信養神、強身健體尤為重要,可以適當飲用一些養心祛燥、寧心安神的藥茶,食用一些補陰祛燥的食物,讓身體更快的適應秋天的天氣。

秋天時節老人在強身健體時,務必要注意循序漸進,起初保持心跳占最大心率60%的運動量,運動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堅持每週有兩天的運動時間。持續一個月之後再慢慢增強運動量。一定要注意延續性,倘若半途而廢,運動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如果放棄鍛煉之後再重新運動的話,一就要像先前一樣循序漸進,不可突然進行大量運動。

4.孕婦:
秋季的氣候十分乾燥,人們容易感到口乾舌燥,皮膚缺水並有癢感,又是皮膚甚至會裂開並出血。在此期間,人們的情緒會較為焦躁,這樣不利於心臟系統的正常運行,並有可能誘發各種疾病。因此,靜心凝神、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心煩便顯得十分重要。

所謂寧心養神,首先就是讓心情平靜下來,不受煩躁的侵擾。清靜養神法是古代精神養生的基礎方法,也是人們寧心養神的最佳方法。早在唐朝,名醫孫思邈就有“多思則神殆,多念則智散,多欲則智昏,多事則勞形”的見解,而《醫鈔類編》中也有“養心在凝神,神凝則氣聚,氣聚則形全。若日逐攘憂煩,神不守舍,則易於衰老”的記載。以上所述都表明保持平靜、樂觀的心情可以有效地預防疾病的發生。

小常識

初秋運動有“四防”

立秋之後,天氣變得乾燥,早晚溫差逐漸增大,因此這個時期鍛煉身體要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防感冒。立秋之後晨練,要記得關注氣溫的變化,適時增減衣物。另外,不要沒運動就脫衣服,要先把身體活動開;運動後如果身體被汗水打濕,千萬不要穿著潮濕的衣服吹風,否則非常容易感冒。

第二,防受傷。鍛煉者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合理安排熱身活動的強度,把關節和肌肉活動開再進行鍛煉。因為低溫會導致我們的肌肉神經和關節韌帶的靈活性降低,如果直接進入高強度的鍛煉狀態,非常容易發生拉傷扭傷等狀態。

第三,防秋燥。立秋之後,人們非常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喉嚨腫痛、鼻出血、便秘等症狀。這是因為低溫和乾燥的環境極易使肝氣受影響,或偏旺、或偏衰,從而引發上述症狀。因此,鍛煉身體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吃具有滋陰潤肺、補液生津作用的梨、蜂蜜、銀耳、芝麻等。

第四,防疲勞。“運動量越大,鍛煉效果越好”顯然是不成立的。運動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樣,都講究限度。最好的鍛煉效果就是感覺輕鬆舒服。如果運動量太大,鍛煉後則會覺得疲憊不堪,甚至有頭暈頭痛、胸悶心悸、食欲減退。所以說鍛煉時一定要結合身體狀況,合理安排時間和強度。

關注立秋養生

3. 老人:

需要在精神上認識到,雖然秋天的燥氣會對人體造成損傷,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對其加以防治的。通過練習靜坐、閉目養神等方式來調節氣息、消除焦躁、平和心境、養護心氣,便能讓身體更好的適應乾燥的秋季。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寧信養神、強身健體尤為重要,可以適當飲用一些養心祛燥、寧心安神的藥茶,食用一些補陰祛燥的食物,讓身體更快的適應秋天的天氣。

秋天時節老人在強身健體時,務必要注意循序漸進,起初保持心跳占最大心率60%的運動量,運動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堅持每週有兩天的運動時間。持續一個月之後再慢慢增強運動量。一定要注意延續性,倘若半途而廢,運動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如果放棄鍛煉之後再重新運動的話,一就要像先前一樣循序漸進,不可突然進行大量運動。

4.孕婦:
秋季的氣候十分乾燥,人們容易感到口乾舌燥,皮膚缺水並有癢感,又是皮膚甚至會裂開並出血。在此期間,人們的情緒會較為焦躁,這樣不利於心臟系統的正常運行,並有可能誘發各種疾病。因此,靜心凝神、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心煩便顯得十分重要。

所謂寧心養神,首先就是讓心情平靜下來,不受煩躁的侵擾。清靜養神法是古代精神養生的基礎方法,也是人們寧心養神的最佳方法。早在唐朝,名醫孫思邈就有“多思則神殆,多念則智散,多欲則智昏,多事則勞形”的見解,而《醫鈔類編》中也有“養心在凝神,神凝則氣聚,氣聚則形全。若日逐攘憂煩,神不守舍,則易於衰老”的記載。以上所述都表明保持平靜、樂觀的心情可以有效地預防疾病的發生。

小常識

初秋運動有“四防”

立秋之後,天氣變得乾燥,早晚溫差逐漸增大,因此這個時期鍛煉身體要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防感冒。立秋之後晨練,要記得關注氣溫的變化,適時增減衣物。另外,不要沒運動就脫衣服,要先把身體活動開;運動後如果身體被汗水打濕,千萬不要穿著潮濕的衣服吹風,否則非常容易感冒。

第二,防受傷。鍛煉者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合理安排熱身活動的強度,把關節和肌肉活動開再進行鍛煉。因為低溫會導致我們的肌肉神經和關節韌帶的靈活性降低,如果直接進入高強度的鍛煉狀態,非常容易發生拉傷扭傷等狀態。

第三,防秋燥。立秋之後,人們非常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喉嚨腫痛、鼻出血、便秘等症狀。這是因為低溫和乾燥的環境極易使肝氣受影響,或偏旺、或偏衰,從而引發上述症狀。因此,鍛煉身體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吃具有滋陰潤肺、補液生津作用的梨、蜂蜜、銀耳、芝麻等。

第四,防疲勞。“運動量越大,鍛煉效果越好”顯然是不成立的。運動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樣,都講究限度。最好的鍛煉效果就是感覺輕鬆舒服。如果運動量太大,鍛煉後則會覺得疲憊不堪,甚至有頭暈頭痛、胸悶心悸、食欲減退。所以說鍛煉時一定要結合身體狀況,合理安排時間和強度。

關注立秋養生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立秋養生

    立秋後天氣仍然酷暑難耐,故有“秋老虎”一說,所以養生既要防暑降溫還要防秋燥。那麼呢? 飲食篇:“少辛多酸”慎進補 立秋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