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血壓
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高血壓。
老年人一旦被確診患有高血壓,
就應堅持服藥治療,
並定期複查。
調情志
保持樂觀情緒, 避免大喜或盛怒。 做到心境平和, 淡泊名利, 知足常樂。 人的情緒安然, 就不會引起血壓升高, 從而也就減少了腦出血的發病幾率。
擇飲食
在飲食上, 老年人應做到低脂、低鹽、低糖, 少吃動物的腦、內臟, 多吃蔬菜、水果、豆製品, 搭配適量的瘦肉、魚、蛋等。 由於吸煙、飲酒均可引起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上升, 加速動脈硬化, 因此, 冠心病、高血壓及腦動脈硬化患者應戒煙酒。
免勞累
老年人應儘量避免體力和腦力勞動過度。 超負荷的工作可誘發腦出血。
防便秘
用力排便極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發腦出血。 老年人預防便秘, 可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如芹菜、韭菜、水果等。 也可做適當的運動及早晨起床前腹部的自我按摩。
不蹲便
蹲便時, 人的下肢血管會發生嚴重的屈曲, 加上屏氣排便, 腹內的壓力增高, 可使血壓升高, 從而增加腦出血的危險。 若坐便, 股動脈雖彎曲, 但彎曲角度在90度左右, 血液可與平時一樣保持暢通。 同時全身的重量又為臀部所承受, 雖時間稍長, 下肢也不會感到吃力。
防跌倒
多數老年人都患有腦動脈硬化, 加上血管壁較脆弱, 若不小心跌倒, 易造成顱內血管破裂,
動左手
在日常生活中, 多用左上肢和左下肢, 尤其是多用左手, 不僅可以減輕大腦左半球的負擔, 還能鍛煉大腦的右半球, 增強右半球的協調功能。 醫學研究表明, 腦出血最易發生在血管比較脆弱的右腦半球, 所以預防腦出血, 最好的方法是經常在早晚用左手轉動兩個健身球。
飲足水
體內缺水時, 會使血液變稠, 血流變慢, 從而增加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幾率。 因此, 老年人要養成平時多飲水的習慣, 特別是晚睡前、晨起時, 飲1~2杯溫開水, 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避寒冷
寒冷的冬季是腦出血的多發季節。 寒冷可引起血管收縮, 血壓上升。
另外, 腦出血往往會有一些先兆, 如無誘因的劇烈頭痛、頭暈、暈厥、嘔吐等。 若發現這些情況, 老年人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