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寶寶性格孤僻源自教養不當

寶寶一見陌生人, 就直往媽媽身後躲;一進入陌生環境, 就顯得不安、被動;寶寶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變得不愛說話, 不願和小朋友來往……

性格孤僻的寶寶總是讓人擔心不已, 由此媽媽不解:好性格是天生養成長還是後天培養?哪些原因使寶寶變得孤僻呢?

良好性格, 後天培養

播下一種性格, 收穫一種命運。 寶寶良好的性格不是自然形成的, 是培養教育和經過長期磨練的結果。

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在3歲之前, 寶寶跟隨什麼樣的人, 接受什麼樣的教育, 將決定寶寶形成什麼樣的性格。 良好性格通常有幾個明顯的特徵:

表情活潑:臉部表情豐富生動, 看得出微笑、高興、著急等情緒, 可跟大人開玩笑;

嘴巴活潑:表達、吐詞清晰, 喜歡講故事見聞、猜謎語、說繞口令等;

感知活潑:見過的、聽過的、做過的記得快, 認顏色、形狀、方向都很清楚;

雙手活潑:會勞動, 會做手工, 飼養小動物、種花種草等, 手很靈巧;

身體活潑:表現在能歌善舞, 愛做遊戲、愛運動等;

思想活潑:喜歡提問、討論、爭論、識字和讀書等。

這些做法易造成寶寶性格孤僻

隔代“孤僻兒”

佳佳是個漂亮的小公主, 可並不特別招人喜歡, 冷漠、孤獨、不愛搭理人, 不跟小朋友們玩, 經常自己一個人玩玩具。 佳佳爸媽工作忙, 主要是爺爺奶奶帶, 爺爺奶奶非常寵愛佳佳, 無條件滿足, 總是順著佳佳的意願。

老人一般希望家庭氛圍和睦融洽, 不喜歡寶寶哭鬧, 所以無意之中以滿足寶寶要求為主。

而寶寶在面對家庭以外的情境時難免遭遇挫折, 如被其他小朋友拒絕、搶玩具、發生爭執等, 使寶寶挫折感強烈。 為了避免挫折和不愉快的體驗, 寶寶往往表現出逃避。 久而久之寶寶會以“冷漠”當作保護色, 變身“獨行俠”。

高樓“孤僻兒”

雙職工父母勞累一天回到家, 通常不願受他人打擾, 也不太歡迎寶寶的小夥伴們到家裡來玩, 怕把屋子弄亂了, 甚至怕自己的寶寶被帶壞了、被傳染上疾病等。 這也使寶寶們之間的接觸機會減少了。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 較長時間地失去與同伴的接觸、談話, 可能影響其心理的正常發育:大腦情緒中心與小腦之間的神經傳遞機率減少,

使小腦發育遲緩, 出現行走延遲, 活動範圍窄, 接觸事物後反應遲鈍, 久而久之則會變得性格孤僻。

寶寶在交往中受到挫折和打擊, 越不與人接觸, 社會交往能力就越得不到鍛煉, 結果就越孤僻了。

禁令“孤僻兒”

幼稚園戶外活動時, 雯雯在花園裡玩耍, 她想打開花園裡人造噴泉的龍頭, 以便看到噴水。 正當她要做時, 突然把手縮回來了。 老師鼓勵她開龍頭, 但雯雯說:“不, 媽媽不喜歡這樣。 ”於是老師試圖說服她, 對她說老師允許你這樣做。 一想到馬上能看到噴水, 雯雯既高興又滿意地笑了起來, 然後她伸出了手, 但是快要接觸到水龍頭的時候, 她又把手縮了回來。

很明顯, 媽媽常常斥喝寶寶這不對那不對,

無形的媽媽禁令, 像緊箍咒一樣隨時都在限制寶寶的思維和行動。

如果你也總是這樣責備寶寶, 就要自我檢討了。 也許你某句無心的話正影響了寶寶, 讓他的內心開始萌發自卑感的幼芽, 開始相信自己是笨拙和無能的, 最後陷入冷漠和恐懼中。

色彩偏好與性格關係大

色彩偏好與性格有很大關係。 孩子對色彩的選擇, 甚至可以透露出他當時的情緒是快樂還是憂傷。

看看英國人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國外的父母教育有什麼不同?在我們循規蹈矩的給孩子條條框框的時候, 國外父母真的是實施“放手”政策嗎?看看來自英國的家庭教育, 看看英國父母是怎樣在自由中塑造孩子的獨立和自信的。

男寶寶的“男子漢”教育法

儘管0~3歲寶寶年齡尚小, 但男女寶寶的性格特徵、心理特色卻是如此不同, 不少父母往往認為男寶寶總是很調皮, 總是給大人搗亂、惹麻煩, 有時男寶寶還會很倔強, 固執地不願聽父母的勸告。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