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營養不斷加強孩子為什麼還會貧血?

貧血? src="http://img.familydoctor.com.cn/cms/20140616/201406161149295817.jpg" width=420>

營養不斷加強孩子咋還會貧血

汪女士的寶寶剛剛三歲, 由於媽媽精心餵養, 小傢伙長得白白胖胖, 可到醫院體檢時, 醫生發現寶寶有輕微的缺鐵性貧血, 雖然症狀較輕, 無須用藥治療, 但仍建議汪女士在寶寶飲食方面多加注意, 以免因缺鐵性貧血, 而導致寶寶出現智力發育異常和行為異常改變等一系列症狀。

汪女士聽了醫生的話覺得很委屈, 因為她一直以來都非常注意孩子的營養搭配, 牛奶、魚、蝦什麼的, 孩子從來都沒缺過。 可是, 醫生卻從汪女士的話裡瞭解到, 寶寶幾乎沒怎麼吃過牛肉、豬肉、動物肝臟、綠葉蔬菜類食物,

而寶寶之所以貧血, 原因就在於家長的日常餵養不太合理。

寶寶貧血多因餵養不當

專家分析說, 如今臨床上發現患缺鐵性貧血的孩子挺多的, 與以往物質匱乏時孩子貧血不同, 如今的孩子貧血, 大多都不是營養跟不上引起的, 而是由於家長的餵養方法不合理造成的, 貧血的孩子大多症狀較輕, 只需食補即可糾正。

一般來說, 寶寶出生1~4個月後, 會出現生理性的貧血期, 原因在於嬰幼兒生長發育很快, 對鐵的需求量很大, 而寶寶出生時經由母體而儲存的鐵, 一般在出生3個月後消耗完, 母乳或牛奶不能提供足夠寶寶需要的鐵, 寶寶就很容易出現生理性貧血。

除了生理性貧血期, 一些家長未及時給孩子添加輔食,

也會導致孩子鐵攝入不足;或者, 雖然攝入了一定量的鐵, 但孩子生長發育速度過快, 也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一些對牛奶過敏的寶寶, 長期飲用牛奶也會誘發胃腸道慢性出血, 從而導致貧血。

還有, 一些寶寶飲食中不喜歡吃綠葉蔬菜、動物內臟, 也會因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 導致細胞核酸代謝障礙, 誘發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FDPageBreak}

孩子貧血危害大應早預防

缺鐵性貧血會導致兒童智力發育落後和行為異常改變, 嬰幼兒時期發生的缺鐵性貧血, 甚至會導致不可逆的損害, 因此, 家長應當非常重視寶寶的合理餵養。 “首先, 由於母乳中的鐵嬰兒容易吸收, 媽媽應當儘量選擇母乳餵養。 如不能母乳餵養時,

要儘量選擇富含鐵的嬰兒配方奶粉。 ”專家提醒說, “其次, 家長要注意在寶寶4~6個月時, 適時適量為他們添加輔食。 ”

一般來說, 肝、血、豆類、肉類(牛肉、羊肉、魚肉等)、綠葉蔬菜、杏、桃中含鐵比較多, 綠葉蔬菜、肝、腎、酵母中葉酸含量較多。 添加輔食時, 應當遵從一種到多種、從少到多、從稀到稠的原則, 按照寶寶的消化能力逐漸增加, 每添加一種輔食應觀察3~7天, 當寶寶有病或者天氣太熱時, 應暫緩增加新品種。

專家指出, 稍小點的寶寶可以通過雞蛋黃和豬肝醬等來補充鐵, 稍大些的孩子就可以適量添加肉泥、肉鬆或動物血來補充鐵。 寶寶飲用鮮牛奶時, 煮沸的時間不宜過長, 避免葉酸、維生素B12等抗貧血因數的流失。

如果孩子貧血較重,

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含鐵糖漿、小兒鐵鋅鈣顆粒、補血顆粒等藥物。

小孩子貧血怎麼辦 預防孩子貧血合理飲食

預防孩子貧血的根本就是要合理飲食。 父母應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不挑食、不偏食, 少吃零食, 多吃蔬菜水果。

2歲是兒童貧血的分水嶺

兒童的營養早期主要來自於母乳, 隨著日漸長大, 從母乳中攝入的鐵質逐漸減少, 貧血的發生率就會增高。 統計資料顯示, 兒童貧血一般高發於6~18月齡間, 尤其是12月齡時呈最高峰。

孩子患了缺鐵性貧血有什麼症狀嗎?有效補鐵7大須知

缺鐵性貧血的症狀是:面色蒼黃或蒼白, 皮膚蒼白, 口唇新膜及眼瞼黏膜色淡, 頭髮稀黃, 食欲不振, 精神弱, 不愛活動, 易疲勞等, 血色素低於正常指標。

抗病能力差, 容易感染其它疾病, 甚至影響到智力和學習。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