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 人們發明了1000萬種新的化學物質, 然後再毫不在意地把它們施放到環境中去, 然而我們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卻將我們完全暴露於這些化學物質中。 但我們生活的世界真的什麼都吃不得了嗎?我們身邊的人, 為何有人體弱多病, 有人卻體能充沛?有人神采豐潤, 也有人黯淡萎黃?靜下心思考, 其實真正該為健康負責的, 還是我們自己。 是我們的生活習慣在對我們的健康負責, 把健康的責任推給環境, 更多的是一種不肯對自己負責的藉口。
主食吃得精細了, 缺乏纖維素, 即粗糧、雜糧等攝入少,
人體本身對癌症有一定的防禦能力, 這種能力因人而異。 每個人身體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癌細胞, 而我們自身健全的免疫系統具有殺死癌細胞的強大能力。
值得慶倖的是科學的飲食可以將癌症的風險降低40%, 這是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在總結了5000份有關飲食和癌症關係的研究報告後得出的結論。 食品中也還有各種能預防癌症發生的有益物質。 《癌症研究運動》(Cancer Research Campaign)雜誌報導:“3/4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 但是只有在年輕的時候開始貫徹這種理念, 才能避免癌症的發生。 ”需要引起我們重視的問題是, 越來越多的孩子們不管吃什麼都要蘸上蛋黃醬、番茄醬。 有的孩子甚至把零食當成了主食, 還有的孩子把吃蒸煮袋食品、桶裝面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長此以往,
因此, 與其抱怨如今各種食品安全問題, 消費者倒不如多花點功夫來關注那些具有防癌作用的食品, 通過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從而達到預防癌症的目的。
例如, 改變烹調方式, 儘量避免高溫油炸和燒烤的加工方法;減少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量, 確保每天從飲食中的脂肪吸收的熱量少於30%;降低各種即食肉製品的食用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 因為它們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 這兩種維生素都能夠減少癌症的發生;食用大蒜也能避免癌症的發生, 因為它含有含硫化合物, 能夠幫助解毒和處理自由基;多吃芝麻和葵花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