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打破“黑色”謠言 黑色食物營養十足

“黑營養”刮起了一股飲食熱潮, 其是那些顏色較深、營養豐富的黑色食物的統稱。 經研究表明, 越深色的天然食物其營養越豐富, 因此打破了之前那些所謂的吃黑更黑的“黑色謠言”。 黑色食物富含氨基酸、微量元素, 還能預防多種疾病, “黑營養”的6要點你不得不知道!

一、黑色謠言

1、“黑色食物會影響傷口癒合”

傷口癒合時吃黑色食物會留疤?黑色食物真的對傷口癒合有影響嗎?

傷口癒合首先需要細胞增生形成新的組織, 逐漸填補傷口。 其次需要纖維組織的增生。 主要由成纖維細胞、成肌纖維細胞等合成膠原纖維。

這兩個過程在人體內每時每刻不間斷在進行, 維持人體的組織更新, 那都不會受食用的食品影響的, 無論是黑色或者其他顏色。

2、“掉色的黑色食物都是染色的”

因近期頻頻發生的毒大米、毒麵粉、毒奶粉事件, 使得人們趨向于黑營養。 白色食物可以被漂白, 那黑色食物可不可能是被染黑的呢?

在今年的兩會上, 一位人大代表把黑花生掉色作為黑花生是染色的證據, 相信坊間也有不少人持同樣觀點。

其實黑色食物之所以呈現黑色大部分是由花色苷(又稱花青素)引起的, 花色苷溶于水, 所以, 黑色食物經浸泡掉色是很正常的。

3、“吃黑會變黑”

黑色素是引起皮膚變黑原因, 由存在於表皮中的黑色素細胞分泌。 當紫外線照射皮膚時,

肌膚出於“自我防護”, 酪氨酸酶的活性被啟動, 以酪氨酸為材料生成黑色素。

也就是說, 皮膚變黑需要兩個必需條件, 黑色食物能否影響這兩個必需條件?

第一個是有足夠的酪氨酸作為材料。 黑色食物中確實含有酪氨酸, 但是非黑色食物中酪氨酸同樣豐富, 因此, 通過控制食物來抑制黑色素的合成是不可能的。

第二個是酪氨酸酶被啟動。 酪氨酸酶作為一種易失去活性的蛋白質, 在胃腸道內會被分解, 無法通過口服的途徑進入皮膚。

因此, 多吃黑色食物並不會使皮膚變黑。

二、黑營養

黑營養顧名思義, 是那些自然顏色相對較深、營養較豐富、結構較合理、具有一定調節人體生理功能的黑色食物的統稱。

近幾年的營養學研究表明, 天然食物的功效和營養價值與它們的顏色休戚相關, 其排列的次序為:黑色、紅色、黃色、白色。 現代科學的飲食觀點是:“食以黑最佳”。

1、鎮靜和改善睡眠

睡眠作為生命所必需的過程, 睡得好是身心健康的標誌, 而睡不好則多是苦惱和疾病的徵兆。 有研究表明, 多種黑色食品均具有良好的鎮靜和改善睡眠的功效。

2、清除自由基, 延緩衰老

自由基是人體氧化反應過程產生的有害化合物, 具有強氧化性, 它能引發體內脂質過氧化反應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 同時也加快機體衰老。 黑色食品中所含的黑色素、 花青素等物質能捕獲自由基, 減少過氧化物的產生, 並能充當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作用, 同時還具有谷胱甘肽(GSH)的抗氧化能力,

從多方面清除體內的自由基。

3、改善營養性貧血, 增加免疫力

黑色食品中的鐵(Fe)含量很高, 具有明顯改善營養性貧血的功效。 如黑米, 人們早就發現食用黑米對頭昏目眩、貧血白髮、腰膝酸軟、夜盲耳鳴症等疾患療效尤佳, 長期食用可延年益壽。 黑色食品具有顯著增加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4、補腦健腦、益氣補腎

黑色食物中的黑色素具有安定大腦自律神經的作用, 可以防止記憶力減退。 其所含有的花青素具有超強抗氧化能力, 可以使有害有毒物質無法進入大腦, 進而保護大腦進行正常生理活動。 中醫學認為黑色食品的養生保健作用主要是具有“ 補腎”效果。

5、富含氨基酸

除上述之外, 黑芝麻還有養膚、烏髮、明目、祛風、潤腸、生津、通乳、養發等功效。

黑芝麻中的8種氨基酸, 更是人體內不能自主合成, 必須由外界攝取。 更重要的是, 黑芝麻所含的氨基酸組成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人類蛋白質標準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是最為理想的植物蛋白資源。 加上黑芝麻中富含的卵磷脂, 不僅可以防止頭髮過早變白和脫落, 保持頭髮秀美, 而且能夠潤膚美容, 促進人體保持和恢復青春的活力。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