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脾胃虛弱的表現和食療方案

【什麼是脾虛】

中醫名詞, 指脾氣虛弱的病理現象。 多由飲食失調、勞逸失度, 或久病體虛所引起。 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 脾虛則運化失常, 並可出現營養障礙, 生濕釀痰或發生失血等症。

【有什麼表現】

脾虛則水穀稍微無以傳輸運化。 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儒養, 從而出現面色萎黃、精神疲憊、身倦乏力、食後困倦、食少乏味;或食後作脹, 大便搪瀉;或穀食不化、四肢欠溫、氣短怯冷, 婦女脾虛帶下;舌質淡胖, 邊有齒印;脈細弱無力等一系列脾虛表現。

【脾虛的人如何選擇食物】

宜食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 如粳米、燦米、鍋巴(焦鍋)、意米、熟藕、粟子、山藥、扁豆、證豆、葡萄、紅棗、胡蘿蔔、馬鈴薯、香菇等。

忌食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 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芹菜、筧萊、茭白、葛筍、金針菜、柿子、香蕉、批把、梨、西瓜、綠豆腐、肢麥等。 其中味厚滋膩, 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有鴨肉、豬甲魚肉、牡頗肉、牛奶、芝麻等;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有養山檀、蘿蔔、香菜等。

【食療參考方】

①粳米粥

粳米50克, 葡萄於10克, 以適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 加入葡萄乾, 共同燉煮至稀爛即可。

②番薯

俗稱甘薯、山芋、紅薯。 性平, 味甘, 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 《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 益氣力, 禦風寒,

益顏色。 ”《綱目拾遺》認為番薯能“補中, 暖胃, 肥五臟”。 脾虛之人, 可用番薯當主糧, 常食之。

③大棗

性溫, 味曾, 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 早在兩幹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大棗安甲養脾”的記載。 李時珍稱“棗為脾之果, 脾病宜食之。 ”對脾虛便搪、胃弱食少、氣血不足之人, 最宜經常服用大棗。

健脾也可用山藥、白術、意米、土豆、白扁豆、紅薯等, 通常是長在地裡深處的都可以健脾。 用它們熬粥、婉肉、單煮均可, 如果放一點荷葉, 效果會更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