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藥苑詩壇話車前

唐代文學家韓愈在《進學解》中說:“牛溲馬勃, 敗鼓之皮, 俱收井並蓄, 待用無遺者, 醫師之良也。 ”在這段話中, 他以中藥大家族中兩種極普通的藥物牛溲和馬勃為例, 說明行來似乎不起眼的東西, 卻各有各的妙用, 表述了這位大文學家所宣導的知人善用、量才為擇的人才觀。

牛溲即車前, 又稱車輪菜、牛舌草、車軲轆萊菜等, 是車前科多年生的草本物。 它多生於田邊路旁、坡上溝畔, 有長柄, 葉片呈廣卵圓形。 車前子的花呈穗狀, 上稠下稀, 種子細小, 顏色為棕黑色。

在3000多年前, 古代勞動人民就認識了車前環和種子的食用價值。

先人們將車前的葉當作時令蔬菜來吃, 在菜園藥圃中種植車前草, 還把籽當作糧食來食用。 到了漢代, 《神農本草經》將車前子收載入藥, 列為上品。 書中稱其性味甘寒, 入肝肺、膀胱經, 有利尿通淋、清熱明目、鎮咳祛痰的作用。 平賞無奇的車前草, 既是山野百姓餐桌上的佳餚, 又是醫家手中的祛病良藥, 是食藥皆宜的健康益友。

文學家韓愈不僅在文賦中以車前草為喻, 來闡發自己的人才觀, 而且還把前子當作禮物饋贈詩朋文友。 唐代詩人張籍有一首詩雲:“開洲五月車前子, 做藥人皆道有神。 慚愧文君憐病眼, 三千裡外寄閒人。 ”張籍自幼家境貧寒, 飽經世態炎涼, 靠苦讀成為貞元進士, 歷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員外郎等職。

由於古代的照明條件較差, 加上營養不良, 張籍因用眼過度, 患了很嚴重的眼病。 唐代另一詩人孟郊就曾經寫詩戲稱他是“窮瞎張太祝”。 當他收到詩友韓愈從千里之外寄來的車前子, 餌食配藥後, 感慨地寫了以上那首情真意切的詩。

中醫眼科學認為, 車前子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明代的《藥性論》記載說, 車前子可“除肝風沖眼目、赤痛障翳”。 古代醫家認為, 服用車前子可補五臟, 有清熱明目的作用, 與菊花、決明子等中藥配伍, 多用來治療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視力減退的症。 唐代醫家孫思邈的《千金要方》的“駐景丸”, 就是用車前子與熟地、菟絲子配伍為丸, 治療老年人因肝腎俱虛所致的眼花生翳等症, 至今仍是老年眼科的保健良方。

明代醫家王肯堂的《證治準繩》中的“車前明目散”, 用車前子與決明子、密蒙花、白蒺藜等配伍, 用於治療目赤羞明、多眵流淚等症。 宋代的《聖濟總錄》中有用車前卓絞汁, 調樸硝末塗眼泡上治療眼疾的記載。 現代藥理學的研究表明:車前子中含車前子堿、車前烯醇酸、膽鹼脂肪酸等, 特別是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B1等, 這對視力健康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載:車前子能“導小腸熱, 止暑瀉痢。 ”書中有一則醫案說:“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患腹瀉, 御醫們擇方用藥仍不奏效。 他的妻子從賣藥的民間醫生的手中買回一包藥末, 用米湯送服後即愈。 後來得知, 該方是用車前子研末而成。 一劑普普通通的小單方、竟治癒了御醫們束手的疾病,

令歐陽修欣喜異常, 發出“國醫不如草澤醫”的感歎!宋代的《壽親養老新書》中載有“車前子粥方”, 用車前子3兩, 梗米4兩, 熬粥服食, 用於治療老年人的小便不利、排尿澀痛等症。 近代的研究表明:車前子煎劑有顯著的利尿作用, 能增加尿素、尿酸及氯化鈉的排出量;車前子對眼外炎症所致的視力返有消炎及提廟視力的作用。 車前草煎劑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可使被實驗者的體重和血色素都有增高。 看來, 古人所說的車前子有“補五臟益虛損”的作用, 的確有科學依據。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